|
||||
□ 驻荆州经开区记者 王大玲 通讯员 秦天 今年以来,荆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聚焦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坚持“上新”与“走心”同频共振,不断探索便民利企新举措,精准发力,真正在政务上提速、在便民上提效、在利企上提质。 服务“上新” “新路子”解忧纾困 政务服务窗口是政府与群众最直接的联系纽带。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立足小窗口、做好大服务,不断探索为民解忧、为企纾困的“新路子”,用“新”赢得企业群众认可。 “不出小区,就把证件办好了!”3月28日,在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常湾小区居民马女士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餐饮许可证申报,当天领到营业执照。这是经开区受理的首例政务服务“无差别”业务。 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混居型社区”带来的各类办事难问题,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指导下,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探索推行政务服务“无差别”连锁店改革,即克服户籍、辖区等硬性介质,让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区实现“区域无差别、对象无差别、服务无差别”受理。 从谋划该服务,到梳理出首批76个服务事项,再到正式推行,仅用时4个月。截至目前,经开区各级共受理“无差别”事项758次。企业群众直言:“‘无差别’连锁店,不仅开进了‘家门口’‘厂门口’,也开进了我们心里。” 在深入推进“一站式”“就近办”工作中,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深谙,如果部门各自为战、各环节重复查看资料,“战线”就会拉得很长。只有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才能真正提升办事效率。 4月初,该中心联合进驻部门,从本单位选择最懂一线审批业务的专业干部作为“首席服务官”,并授予其相应审批权限,直接在政务服务窗口履行授权范围内的审批职责,实现“一人受理、一窗办结、全程服务”模式,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办事速度越来越快了。”4月10日下午,在该中心不动产登记服务专区,短短13分钟,“首席服务官”就为荆州市锦知路贸易有限公司办好土地转移登记手续。以前,该业务至少需要3名工作人员半个工作日才可办结。 “新”上加“心” 办事走上“高速路” 服务内容“上新”的同时,办事环境也在“更新”。 “以前办事要到区里甚至市里,现在竟然可以直接在镇里办了,而且还能自助办理。”近日,滩桥镇居民李女士办好医保相关业务后,为办事环境点赞。 以让企业群众办事更舒心为目标,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着力构建“1+4+36+N”服务网络,即1个区级政务服务大厅、4个乡镇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36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和N个流动式帮办代办队伍,将基层社区网格员发展成为“流动式帮代办人员”,组织区、镇、村三级49名帮代办人员组成“荆开帮”队伍,为企业群众提供精细化、精准化、精品化服务。今年以来,已为企业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506人次。 服务在“上新”,履职更“走心”。 为破解企业群众非工作时间办事难问题,该中心在便民服务站点、银行网点、大型商超、住宅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投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针对企业群众办事弄不明白材料清单、找不到具体部门等现象,该中心绘制全区政务服务地图,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群众提供线上预约、一对一服务;为进一步提升队伍服务水平,该中心组织首批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场所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参加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职业技术水平考试…… 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精耕细作,助力企业群众办事走上“高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