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些天准备给孩子炖点补品补一补气血。”高考在即,家长们也开始计划着各种“临时进补”事宜,帮助孩子在考试中出色发挥。荆州一医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代雪梅提醒广大家长,三餐要科学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早餐要吃“好”。以杂粮类为主食,合理配置,做到干稀搭配、主副兼顾。在摄入充足碳水化合物的基础上,可以搭配两种蛋白质食物,如鸡蛋、牛奶、酸奶等,这样也有助于延缓午餐前出现的饥饿感。 午餐要吃“饱”。午餐要做到粗细、荤素搭配。一顿合格的午餐至少要有主食、肉类和蔬菜,主食的数量要充足,适当搭配粗杂粮;肉类要达到100克左右,蔬菜250克左右。 晚餐尽量避免油腻,烹调注意清淡少油。主食可以选择粗杂粮、全麦食品。副食可以选择鱼虾类、豆制品和瘦肉,蔬菜要选择营养丰富的绿叶蔬菜。如果晚餐吃得较早,睡前也可以选择酸奶、牛奶或较稀的小米绿豆粥作为夜宵,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睡眠。 代雪梅表示,如果考生食欲正常,日常饮食已能满足需求,进补过量会导致孩子在食用后不吸收、不适应,还可能导致腹泻、过敏等症状,适得其反。如果考生因为情绪紧张,严重影响进食,家长与孩子要耐心沟通,不建议盲目选择益智保健品。另外,像鸡鸭鱼肉这样高蛋白的食品,保持适量即可,如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反而有可能增加肠道负担,导致肠胃疲劳,大脑供血相对不足,影响考试状态。 (记者刘洁 通讯员徐智彬 张世琳 严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