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

夜市烧烤,品味更需“品位”

    □特约评论员段庆国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和风习习,轻烟袅袅,空气中美味飘香,街巷处人声鼎沸。沿海的生蚝、鱿鱼等海鲜,北方的煎鉼、面皮等面食,本地圆豆、豆皮、烤虾烤鱼……还有各色点心蔬果等一众美食,令人眼花缭乱,胃口大开。随着楚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六公主”的打卡推介,荆州的美食小吃也随之火爆出圈。路巷街边夜市烧烤一夜之间热闹开张,成为古城荆州独特的风景。

    满城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就在大家品味这充满热情的市井烟火之际,占道经营、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摆过夜市小摊的地段,仍有乱丢的烤肉签、包装盒、水果皮。荆州是楚国故都、三国名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如何在满足广大群众美食品味需求和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中找到平衡点,如何实现“烟火气”与“文明味”的“美美与共”?这不仅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治理水平,还考验着广大市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个人修养。

    要转变理念。小夜市系着大民生,小烧烤连着大消费。发展夜经济不仅有经济价值,也可以让城市更具“烟火气息”。它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又能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还能让外地游客品味美食,体验荆楚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荆州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疫情结束以来,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很多市民以夜市出摊做起了第二职业。因此,要坚持民生为要,对管理者而言,要切实转变对小摊小贩的服务管理态度,少一些思想上的排斥和偏见,多一些行动上的理解和支持,多为小商小贩解决实际经营难题。决不能因为管理问题而简单“一刀切”,对小摊贩一关了之、一赶了之,而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要坚持方便游客。楚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给荆州带来了5亿以上的关注量,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我们要以开放包容之心,喜迎八方宾客,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为夜经济营造良好环境,让游客感到安心、暖心、舒心。

    (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