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驻荆州经开区记者 刘娟 王大玲 通讯员 代庆 全区共有国家级智能制造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企业10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7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4家……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当今制造业面临着重重挑战,如何守住制造业的优势?“智改数转”,就是荆州经开区给出的答案。 作为荆州工业振兴崛起主战场,经开区正锚定建设“千亿园区”目标,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全力推动企业“改”与“转”,打造“智改数转”创新发展高地。 以“智”聚能以“数”造势赋能企业升级蝶变 走进荆州大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操作智能生产系统下达指令,生产线自行有序运转。经历一场自我焕新后,大方智能产品精确度、生产效率更高,订单量持续上涨。 “去年公司投入1300万元用于技改,现在公司生产环节自动化程度已达90%。”大方智能副总经理欧亚介绍,今年公司再投2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建设,届时从订单下达到技术图纸提供,从技术到生产、从生产到机台等各环节,将实现信息化系统全覆盖,为公司发展再添动力。 “智改数转”是当下制造业的新热词,也是企业与政府的共同目标。 当下,“缺技术、少设备、差资金”是不少制造企业在“智改数转”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经开区立足实际,通过组织专业机构为企业现场“把脉问诊”、加大政策宣传、举办培训会、向上争取资金或发放技改“红包”等,全方位引导、支持企业“改”与“转”。 如今的经开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通过全面发展5G、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企业5G用户普及率达到42%,接入市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平台190家,企业上云率达到82%;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孵化器——经开区“双创”中心。 数字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自主研发的“荆州经开区规上工业企业基础数据平台”,将273家规上企业及拟进规企业统一建档立卡,实时掌握辖区规上企业和培育企业的经济运行现状和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金融等针对性服务。 信息产业加快聚集储能。园区聚集了菲利华、五方光电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入驻,产品涵盖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等七大门类、200多个品种。当前,正加大吸引高端项目和创新资源力度,重点引进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摄像头模组、3C终端制造等企业。 “点”上开花串珠成链智能制造全“链”提升 不同型号的冰箱内胆“乘坐”电梯,进入流水线;机械臂搬起冰箱U型外壳,机器视觉系统判断二者匹配,内胆被推进外壳,全程只需13秒……走进美的冰箱荆州工厂,仿佛置身“机器王国”,钉板、打胶、装背板等全靠机器人,跟印象中的传统制造业截然不同。 “‘智改数转’就是把原本由人工操控的反复、技术含量低等工作交给机器。”经开区经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不仅有效提高劳动效率,还能助企降本增效。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