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高考结束,高三学子们迎来假期。这段时间里,不少人会选择和朋友聚餐、旅游或者宅家看剧补觉,也有人无法立刻从高压中释放出来,产生焦虑情绪。 心理医生提醒,考生需要在心理上及时调整,警惕高考后出现“情绪过山车”。随着高考的结束,十余年寒窗苦读终于暂告一个段落,家长和考生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高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考试结果的担心与焦虑。 荆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金瑛说:“高考结束后,意味着考生卸下了肩上的学业重担,进入自由支配时间的生活,学校和家长也相对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然而,考试成绩和录取学校牵动着考生的神经,心理预期与现实往往存在较大差距,少数学生因成绩不理想或在等待分数的过程中会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抑郁情绪。” 金瑛提醒,高考过后考生首先应该补充睡眠,保持规律作息,并进行适度文体活动。除了自身进行心理调节外,父母的陪伴、理解和支持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金瑛建议,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无论孩子考得如何,都不要埋怨和责备,除了关注成绩外,也要关注孩子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 “建议家长在假期带孩子外出旅游放松心情,让孩子多与同学聚会,缓解焦虑情绪。对于留守孩子,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他们感受到亲情温暖,没有条件的家长则应经常联系孩子,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金瑛说。(记者刘洁特约记者汪振华通讯员黄红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