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通讯员程请)平安稳定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来,石首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市统筹职能,一体推进法治石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实施“八五”普法,创新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严格管控社区服刑、刑满释放“两类”重点人员,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精准水平,为平安法治石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筑牢了社会稳定“压舱石”。 抓实“法治”主线,筑牢平安建设根基。充分发挥法治在平安创建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为契机,抓住“关键少数”,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全市各级领导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始终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和呼声,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整治行政执法领域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等问题,共收集行政执法线索13条,发出建议函、督办函21份,报送涉企经济影响评估典型案例2个。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着力提高村(社区)干部依法办事意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以陈家户法治公园为龙头,以各乡镇特色主体法治公园(长廊)为主体,以各村(社区)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文化墙为四肢,打造石首特色法治文化阵地。组建由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法治文艺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组成的法治文化传播队,进村入户,开展法治文化传播活动,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以全民法治意识的提升,助力社会的和谐安全稳定。 消除“不安”因素,护航社会平安稳定。守好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规范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实现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坚持关口前移,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地域和重点人群,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化解。今年统一开展全市性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20余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500多件,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80起,调解成功率99%;管好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两类”人群。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五位一体”的“两类”重点人员包保责任管控体系,积极构建大社矫工作格局。深入开展“两类”人员大排查、大走访专项行动,时刻保持对“两类”重点人员底数清、情况明,现全市189名社区矫正对象、1636名刑满释放人员无一脱管、漏管。竭力帮扶,完善“远程会见”视频系统,实现“家门口探监”。成立就业帮扶基地,解决“两类”人员就业难问题。多方筹集资金,对困难“两类”人员给予过渡救助,以最大的人文关怀,助力“特殊”人群回归正轨,维护社会和谐安宁。 聚焦“服务”宗旨,提升平安创建质效。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村(居)一线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市、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全覆盖,192个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援助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优化便民服务制度,实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告知承诺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受援人,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并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今年上门为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20余人次。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推广应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开通148法律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24小时免费法律咨询,以最优的法律服务护航最稳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