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者 匡奕君 卢成海 特约记者 汪振华 通讯员 黄红艳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中医经典是祖国医学的基石,两者均孕育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根脉。当博大精深的中医经典“邂逅”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日前,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经典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召开。这是展现楚文化、楚医学独特魅力的一次学术大会,也是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的一次学术盛宴。 学经典用经典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中医经典,无不体现着中医思维、中医内涵、中医文化,是新时期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突破口。学经典、用经典、悟经典,创新性发展中医经典内涵,是全体中医药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展现中医经典魅力,传承发扬中医精髓。目前,我院正在着力打造‘宜荆荆都市圈’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此次盛会在荆召开,将为大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必将有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荆州市中医医院作为大会承办方,该院院长梅京松在欢迎辞中说道。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发展迎来大好时机。“在中医药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创新尤为重要。要牢牢把握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关键环节,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更好服务于人民健康。”省中医药学会经典委员会主委吕文亮表示。 “中医经典,是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凝练的智慧结晶,是新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次大会在荆举办,对荆州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诊疗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必将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荆州市卫健委主任姜桂峰对此表示感谢。 “中医经典,是中医宝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资源。湖北是神农故里,有着崇尚经典的优良传统。在省中医药学会经典专业委员会的团结带领下,全省中医药人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我省中医经典整体水平,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会上,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胡永年寄语。 本次大会由省中医药学会经典专业委员会主办、荆州市中医医院承办。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梅国强教授,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胡永年教授,省中医药学会经典委员会主委吕文亮教授、副主委马作峰教授等参加大会。来自全省各大中医医院、各大综合医院中医科专家参与学术讨论与交流。 深植文化根脉 展示楚医魅力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梅国强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中引经据典,论述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眩晕、咳喘、胃痛等病症机理。其带来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临证思辨录》精彩讲座,让人们对中医经典的博大精深感叹服。 梅国强在我国中医界享有崇高威望,对荆州怀有深厚感情。2021年12月,全省中医经典大赛总决赛在荆州举行,荆州市中医医院3名选手代表荆州队,一举夺得大赛团体一等奖。当时,作为评委的梅国强,当场即兴赋诗一首与大家共勉:“荆风雅韵楚天开,学海争游聚俊才。继往开来兴国学,守正创新筑医台……”,至今令人不忘。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荆州的药材、养生理念及治疗方法。张仲景也与荆州结缘,其在荆州及周边行医多年,后来著说、立书,才有今天的《伤寒论》。 “荆州是楚文化发源地,悠久的楚文化,孕育出灿烂的楚医学。荆州自古推崇中医经典,在中医经典传承创新上走在全省前列。在2016年、2021年举办的两次全省中医经典大赛上,荆州市中医医院代表队分别取得团体二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此次大会在荆州召开,是对荆州中医经典传承工作的肯定。”荆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严光俊介绍。 此次学术年会,楚文化、楚医学吸引了众多医学专家的浓厚兴趣。严光俊现场讲授的《辉煌灿烂楚文化和楚医学》,从楚国创制九针疗法到养体治病的醪酒等,为大家层层揭开了楚医学的神秘浪漫面纱。 本次大会内容十分丰富,梅国强教授、吕文亮教授、严光俊教授等8位中医“大咖”分别进行专家讲座,25家中医药专家分享了中医经典论文、中医经典医案。 此外,大会还进行了中医经典医案分析赛的初赛和决赛。荆州市中医医院共有2件作品进入经典医案分析赛决赛,并分获二、三等奖;个人在优秀医案评选中分获一、三等奖。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医经典,深植文化根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健康荆州建设贡献更多‘中医力量’。”荆州市中医医院院长梅京松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