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后可引起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夏季可以说是致病菌的“天然培养皿”——夏季高温环境下,空气湿度增大,更利于致病菌成倍繁殖。”荆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胡勤明介绍,被沙门氏菌感染的食物通常表面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气味的改变,因此,仅靠外观很难察觉。 “人感染沙门氏菌后有一个潜伏期,一般为6至24小时,临床上表现为胃肠炎,可能出现血便、呕吐、发烧,比较严重的可能出现持续性的腹泻或高烧,5%的感染人群会出现侵袭性表现,比如菌血症、脑膜炎。”胡勤明表示,这些症状较重的患者以“两头人群”为主,即儿童和老年人易出现较严重的感染。 胡勤明介绍,绝大部分儿童感染沙门氏菌后只出现轻症胃肠炎的表现,可以通过服用止泻药、补液盐、益生菌治疗;1/4左右的孩子症状较重,需要住院诊治,如果孩子年龄特别小,免疫功能低,出现持续性发烧,父母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儿童沙门氏菌感染?胡勤明提醒,家长要督促孩子用“七步洗手法”做好手部卫生,同时加强孩子的饮食卫生管理,注意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鲁萌 涂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