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成光健郑雅芳记者曾峻 5月18日上午,在石首市兴旺肉业有限公司举行一个简短的交接仪式后,石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将经过近9个月时间艰苦工作终于清理完毕的市兴旺肉业有限公司净资产以评估价2100万元移交给了市金开投资有限公司。 2022年以来,石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以“盘活国有资产,释放发展空间,激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统筹协调,主动作为,聚焦重点,靶向施策,在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闲置资产上做文章。截止目前,已盘活闲置国有资产37处、市值约2.4亿元,其中用于支持乡镇事业发展和乡镇招商引资项目12处,市值约50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和擦亮小城镇建设10处,市值约3000万元;用于支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15处,市值约16000万元。有力保障了石首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清查“休眠”资产变“活水”,让闲置资产变“清” 石首市地跨长江两岸,国土面积在荆州市块头不大,但因涉及机构改革和历史遗留等原因,闲置资产体量较大且内部管理情况复杂,有的资产因单位合并、分设,导致权属不明,有的资产所有权分散在不同单位,有的仅有使用权未办理产权登记,形成多方扯皮,特别是闲置在乡镇的部门资产体量较大。一方面闲置资产不仅浪费性大,而且也极可能被侵占、变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乡镇又经常为兴办民生公益事业和招商引资项目缺乏适宜地块和场地而苦恼。 全力推进国有闲置资产盘活,变沉睡资产为增收活水,这是一条攻坚之路。根据国家财政部、省财政厅和石首市委市政府要求,为切实把盘活全市国有闲置资产抓出成 效、抓成常态,石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在市人大的支持下,统筹力量,多部门联动,组建市资产清理工作专班,稳妥推进盘活存量闲置国有资产。一是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进行数据监控和筛查,开展常态化的闲置资产筛查工作;二是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全面核查企业闲置资产;三是深入实地,全面调查登记。通过采取清单明责、常态履责、倒逼追责的工作模式,不仅全面摸清了行政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家底”,而且有效掌握了各单位闲置、低效资产情况。同时针对“摸家底”掌握的全市147处闲置国有资产,通过分类对资产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着力有效利用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资产应有的效益,市资产清理工作专班提出了大量合理化处置建议,为资产盘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位于素有“石首商业第一街”建设路的城市商业广场是在原汽运总公司和原房管局旧址开发起来的,由于机构变更,加之人员变动大,开发商没有完全履行当初签订的协议,部分应划归原房管局的门店被开发商占有。在清查中,石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核实当初签订的所有协议,查访当初所有的当事人,最终明晰了产权,将本属原房管局但被开发商占有的二十余间门店,走法律途径全部收回。并将该资产注资市城投公司,使得市城投融资体量大幅增加,造血功能大幅提升,依托注资资产新增融资额度达3亿元,为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 “一资一策”打出政策“组合拳”,让闲置资产变“活” 盘活存量资产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再融资收入用于重点领域建设,助力新的有效投资,实现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但国有存量资产类型多、涉及面广、需盘活成因不同,需要有分类盘点推进的思维。石首市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局通过摸清资产底数和现状,争取市政府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对闲置资产分级处理、分类处置,做到“一资一策”。针对各处资产不同情况,采取调剂、置换、划转、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置,打出有力度的政策组合拳,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实现提质增效,持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地处石首城区商业闹市衣铺街的原肉联厂,是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时,政法机关依法判处没收的黑恶势力资产,而作为原商业局国有企业资产,这里已几经承包转让。9个月前,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专班进入清理时,面对的是未办理产权证的6555.4平方米的厂区和5栋危房,还有苦苦等待后不断找上门的债主和债主到法院起诉的传票。 “有压力更有动力,本着对国有资产高度负责的原则,再难、再复杂我们也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决攻克下来,向党和政府交出圆满的答卷!”石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达成共识。国有资产专班进入后,咬定目标、持续发力,坚决啃硬骨头,一个一个重点攻,一个一个难点破,最终理清了复杂的债务关系,为这块黄金地块卸下了沉重包袱,并顺利的将该资产移交给市城投公司开发利用。 对于乡镇闲置国有资产,石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实现再利用,形成财源“活水”,助推乡村振兴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久合垸乡、南口镇等5处原乡镇税务所、7处乡镇粮站等闲置多年的国有资产,在明晰产权关系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被全部划归乡镇政府管理使用,有效破解了制约乡镇发展的瓶颈,解决了资产荒废与需求对接的问题,最大效益发挥出了闲置资产作用。原调关检察室闲置办公楼被调剂给调关镇政府,改建成为调关镇综治中心。闲置多年的市卫健局麻风病医院资产划转给调关镇政府后,被纳入乡村振兴整体改造,现已改建成为披甲湖文旅项目,变废为宝。 走好闲置资产活棋,石首市完成了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必答之题、应尽之责。 部门联动利用“旧巢”引“新凤”,让闲置资产变“新” 加速推进全市闲置及低效运行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处置工作,并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举一家之力所能实现,必须做到部门联动齐发力。基于此,石首市政府多次召开国企改革联席会,将盘活国有企业资产列入会议重要内容,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办理不动产权证,到规范国有资产拍卖等疑难问题,全部拿出来讨论,现场解决和答复。对产权不清晰的资产依法理顺产权关系,加快产权界定,从而进一步打破了信息壁垒,疏通工作堵点。 同时,石首市利用“旧巢”引“新凤”,努力将闲置资源利用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在指导改制难度较大的汽运总公司盘活资产时,考虑到企业资产多,职工安置人数多,而改革改制不能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等问题,按照先易后难稳妥推进,杜绝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 在指导协助省油脂公司处置位于新厂镇的“僵尸”子公司时,石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帮助引进湖北鑫飞达油业有限公司,成功收购省油脂公司子公司的闲置资产,破解了省油脂公司破产改制后遗留下来的历史难题。在指导协同市发改局处置高基庙镇津南粮站、江波渡粮站和南口镇粮油公司资产时,针对资产场平、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良好、适宜建设企业和仓库基地的优势,强化市场公开招商引资,对接高基庙镇政府和南口镇政府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实现了双赢。 一个区域的土地和资源有限,在跨越发展的背后,是石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通过健全盘活工作机制,畅通资产处置渠道,将闲置国有资产资源盘活,从而为其持续引入了“源头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