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荆州宣讲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思考

    □狄梦娴

    数字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是在相同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提出的两个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为共同目标的重大部署。我们要牢牢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找准其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的结合点,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方向

    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等新兴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数字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支持,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节约产业成本以及提升产业效率。数字技术、数字农业以及数字人才与创新也成为未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助力。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

    促进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高渗透性,数字技术及相关数据资源的应用,可以对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灌溉等过程作出较为精准的预测,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从传统劳动力投入转向数字技术及数据资源等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在乡村产业经营中的应用,可深入挖掘乡村潜在生态资源潜力,催生观光农业、农耕体验、生态康养等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使得乡村产业更为多元,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节约产业成本。在生产成本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生产过程由主要的劳动力投入转向使用智能设备,从而节约劳动成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通过智能技术更高效地投入生产,在各个环节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从而大大减少资源消耗。

    提升产业效率。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效率与经营效率。农业物联网系统可以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全程精准化指导;农产品价格信息网络平台能够实时更新全国范围内农产品价格数据。这些都可以帮助经营者进行生产决策分析,改变过去凭经验决策的局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经营效率方面,数字经济发展让乡村产业体系分工进一步细化,从而减少原材料浪费和中间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通过相关数字技术打造网络销售平台,推动乡村产业供需双方直接对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带动农产品提质以及农民增收。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

    构建数字农业体系。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慧农业数据库,实现农业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经营决策分析等各个方面的数字化升级;同时,充分利用相关数字技术,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提升农产品品质。探索乡村“产业+”新业态。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依托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积极发展乡村农创、景观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作好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确保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实现有序融合,通过用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性优惠,引领实现“智慧型”“绿色型”乡村经济。同时,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数字乡村”等国家战略,加快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数字建设,提高乡村网络覆盖率,推进乡村网络提速降费及改造升级,让更多乡村居民参与到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中。大力发展农村新基建。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以5G基站为代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布局农业物联网平台、智慧农业等,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加强乡村数字经济配套设施建设。对现有配套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形成以智能化物流、智能化仓储、智能化冷链配送为支撑的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与数字乡村经济配套的冷链、仓储、物流建设,并提升其智能化管理水平,改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环境,筑牢数字乡村基础。

    强化数字人才支撑。数字人才是实现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也是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一是从外引进来。政府要因地制宜做好数字人才引进工作,同时,完善人才待遇、人才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制度,为更好地留存人才扎根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还应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培养模式,为乡村企业输送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二是在内重培养。选派农业科技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培训,掌握先进的运营理念、前沿的技术操作以及成熟的运作模式;发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力量,对乡村数字经济的从业人员以及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数字经济系统化培训,练好发展数字经济的“内功”,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实用人才,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荆州市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