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季天气炎热,游泳是大众喜爱的健康运动和避暑降温方式。但由于游泳场馆人员密集,各种交叉感染容易发生,此时应格外注意卫生问题。那么游泳前后应如何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爬”上身? 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孙毅介绍,夏季人体汗液分泌旺盛,加之环境温度增高,人体皮肤局部产生闷热潮湿的微环境适宜各种微生物生长。此外,游泳时由于皮肤长期泡在水里,尤其户外游泳时遭遇阳光暴晒,此时皮肤角质层容易软化、剥脱,极易吸收外部物质,且皮肤表面具有物理屏障功能的皮脂及抗微生物脂肪酸也被清洗掉,保护功能减弱。 从患者临床就诊情况来看,夏季游泳所致的皮肤感染主要是真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及寄生虫感染。 如何预防感染性皮肤病“爬”上身?孙毅建议,尽量远离疾病传染源。事实上,致病微生物通过池水直接传染的概率较小,通过泳池内大量水体的稀释,加之水中消毒剂的作用,病原微生物通常很难达到致病的临界浓度,反而直接接触患者所用过的器物可能是感染的主要途径。所以,应该自带毛巾、衣物、拖鞋、救生圈等,贴身衣物放在公用衣柜时应用干净的塑料袋隔离。游泳馆里其他人刚坐过的地方不要马上去坐,应尽量避免赤足在池边行走,防止交叉感染。 “夏季到游泳池游泳确有传染皮肤病的可能,但传染的概率很小,绝大多数皮肤病是不会通过游泳传染的。”孙毅说,即使不幸发生感染,也不要紧张,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忌讳疾忌医,自己乱用“癣药”治疗。 (记者刘洁通讯员鲁萌涂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