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理论副刊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创新优化基层治理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荆州市委关于共同缔造工作统一部署,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汇聚政府、社会、群众多元力量,共缔乡情、共助发展、共享和美。本报特开设“乡镇区街道党委书记谈共同缔造”专栏,重点围绕“五共”工作法谈认识、研方法、探路径。

    □ 乐观晖

    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新滩镇以同进村、霍家村为试点,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坚持党建主领,把共同缔造的方向校准。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的治理组织体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把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解决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运用“塆组会”“板凳会”等工作载体,宣讲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和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村组事务决策,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群众主体,把共同缔造的力量激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激发参与热情。构建完善党员群众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矛盾调解会、环境卫生共建队和平安洪湖赤卫队等“三会两队”村民自治体系,发挥自治作用。按照共谋共建的思路,由群众共建村级建设项目,把钱花到刀刃上,把项目建到群众心坎上,激发群众参与村级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推行公共设施群众共管机制,建立责任牌,采取就近就便义务管、公益性岗位专门管、热心群众轮流管等方式,将村内公共文体设施、文化广场、绿化带等交由村民共管,增强主人翁意识。

    坚持文化主魂,把共同缔造的内涵挖深。坚持美好环境“塑形”与幸福生活“铸魂”“两手抓”,大力革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针对农村存在的乱象、陋习,综合采取宣传教育引导、村规民约限制、依法依规管控等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持续整治,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乡风。建立共同缔造积分超市,完善积分兑现规则,开展文明农户、最美庭院、“好婆媳”等系列评比活动,创建红黄公示榜,大力弘扬节俭文化、乡贤文化、孝善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坚持发展主题,把共同缔造的效应放大。做好结合文章,把中心工作开展与共同缔造结合起来,充分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把“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大家一起干”,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将“五共”理念拓展应用于乡村振兴中,将群众参与积极度高的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攻产业,构建市场主体紧密联系农户机制,推动实现群众增收。通过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共同缔造的主题,不断拓展共同缔造的发展成果,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系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党工委书记、新滩镇党委书记)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