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者 陈雪玲 通讯员 刘生海 从荆州李埠港远眺长江,水面碧波荡漾。 不远处,一艘货轮缓缓靠岸。码头工作人员随即按下电动卷筒开关,卷筒上的电缆缓缓落到船上,船员将插头与船上的配电设备连接。船员熟练地打开手机,扫描岸电箱上的二维码,申请用电。 货轮停泊,内部灯火依旧,港口再没有昔日柴油发动机的噪音和黑烟。 如今在长江荆州段沿岸,这样的绿色港口比比皆是。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长江径流里程483公里,约占湖北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十二分之一,居全国沿江地市州之首,是湖北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大保护的主战场之一。 自2021年《长江保护法》施行以来,荆州大力推进船舶岸电使用,截至目前,253艘荆州籍船舶完成受电设施改造,52个岸电设施按最新国家标准完成改造。 围绕长江大保护,荆州不断建立健全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深入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攻坚提升专项行动,助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建设,荆州已形成较强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综合能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码头布局基本合理,可满足荆州港船舶污染物的接收需求。 2022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联合荆州海事局开展督查,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船舶偷排违法行为、港口岸电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岸电使用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截至今年5月底,实施防污染类海事行政处罚149件,辖区船舶涉污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从业人员防污意识明显提升;共落实船舶“零排放”5005艘,其中1171艘荆州籍及常年在荆活动船舶已落实双拆除措施;开展船舶防污染检查4289艘次,接收船舶污染物46859艘次,做到了应收尽收。 如今,沿着长江荆州段一路航行,港区一派繁忙,黄金水道上船舶往来不暇,一江清水滔滔不绝向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