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荆州日报全媒记者 柳红霞 通讯员 阳春 6月29日至7月2日,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评委谭光荣,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晓晖,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丘陵,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韦克义,以及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160多位文艺名家,中央电视台、香港商报、极目新闻等20多家媒体记者一起走进恩施州来凤县开展采风活动…… 打造“三张名片”,推进乡村振兴 在为期4天的采风调研活动中,文艺家们先后深入有湖北杨梅第一乡之称的中国最美乡村杨梅古寨、有近1700年历史的摩崖石刻的江南一绝仙佛寺、有世界第一穿洞的世界级旅游精品卯洞峡和土家摆手舞发源地、中国最大金丝楠木群所在地舍米湖村等地,亲身感受来凤独特的风土人情。韦克义、桂建民、廖厚君、黄金亮、亓宏刚、马景良、叶祥东、康泾等书法家,在千年杨梅古树下现场创作,以书画作品献礼恩施建州40周年。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凤血杨梅”产业与品牌发展研讨会、“当杨梅遇见藤茶”茶点创新大赛、文艺名家座谈交流会、谭光荣长篇小说《神农大帝》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作为中国第一个土家族自治县、著名歌舞之乡的来凤,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在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素有“凤鸣三省”之称。悠悠酉水河上,一座湘鄂情大桥连接湖北来凤与湖南龙山这两个全国距离最近的县城,步行10分钟即可往来,鄂西风情、湘西风情相互交融。目前,来凤县正以来凤富洲文旅集团为主要抓手,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充分运用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三张名片”,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了解来凤之美,激发创作灵感 此次采风,让文艺家们获取了丰富素材,激发了创作灵感。 大咖们挥毫泼墨,将所见、所听、所感、所想,倾注于笔端,聚焦于镜头。 座谈会上,文艺家们纷纷表示,将潜心创作,以优秀的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来凤之美,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出贡献。 韦克义说:“作为一个生长于八桂大地的广西人,虽已看遍灵山秀水的桂林,但我仍然不止一次地感叹,来凤真的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这里的自然别具一格,这里的峰林鬼斧神工,这里的人情温厚绵长。来凤有这么好的自然禀赋,未来一定要将独特的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展现出来。既要保护好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留住其中的乡土气息和独特性,进行创造性转化,也要在活动形式和服务质量上再下功夫,给绿水青山、农家美食增添更多人文属性和服务价值。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讲好‘诗和远方’的故事,让来凤旅游不再是‘到此一游’式的‘打卡’,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我相信这次全国文艺家走进来凤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也会把来凤带向全国。” 杨如风说:“来凤在哪里?来凤在我们的诗里,来凤在我们的文章里;来凤在我们的画里,来凤在我们的书法里;来凤在我们的歌里,来凤在我们的镜头里。我们在来凤,来凤在我们眼里;我们不在来凤,来凤在我们梦里。我们相信,经过这一次奇妙无比的邂逅,今后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来凤都在我们心里。这里是一河双城的奇妙之境,这里是一眼千年的南国敦煌,这里是龙凤呈祥的武陵福地,这里是中国土家族第一县。期待各位文学艺术名家,在美丽的来凤得到空前的灵感,创作出不朽的经典。喜欢来凤,记录来凤,宣传来凤,这是使命,也是光荣。” 走过风光大好,学习先进榜样 土家族摆手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研究土家族历史、战争、宗教、迁徙、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等都有重要的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郑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程韬光平时就对中华传统文化颇有研究,他在来凤体验过摆手舞后,说:“非遗传承的群体很小,但有匠人精神的人很伟大,所谓传承贵在走心和坚持!” 走过风光大好,学习先进榜样,这是文学艺术家理想之境。 参观完来凤县民族博物馆中的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解放军少将、著名军旅作家谭光荣表示,张富清同志是部队出身的杰出代表,是他学习楷模,献身祖国建设事业是他需要一直学习的。 据了解,此次“凤凰来仪相遇‘梅’好——全国百位文艺名家走进来凤”文化交流活动由中共来凤县委、来凤县人民政府主办,旨在给来凤县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更多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促进文旅融合,促进来凤旅游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