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综合新闻

盛夏已至,注意防暑降温蓄水抗旱

    本报讯 7月11日,市气象局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7月10日,我市各县市区最高气温均超35℃,未来三天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最高气温大部36~38℃,这一气象特征也标志着我市今年梅雨期结束,进入盛夏时节。与常年相比,出梅略早,梅雨期长度略短,梅雨量偏少,强度偏弱,呈现出“出梅”与“入伏”无缝衔接的态势。

    7月14—15日,由于副热带高压短暂东退,我市自西向东有一次降雨过程,但大部地区以小到中雨为主,过程期间伴有强对流天气,高温将普遍下降至35℃以下,但后续由于副热带高压将再度西伸北抬,我市将出现新一轮高温天气。

    气象专家表示,盛夏期降雨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破坏性,我市需注意防范山洪、地质灾害。6月以来,我市降水总体偏少,后期仍需加强蓄水保水工作。此外,盛夏时节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多发,也需注意防范。农业生产需提前做好农机调度,抓紧晴好天气抢收抢烘,确保颗粒归仓。

    气象专家还提醒市民,盛夏时节,市民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注意防暑降温。    (马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