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李天然 夏雨彬 特约记者丁美华)7月18日上午,荆州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市委书记吴锦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走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1256”科技创新体系,奋力打造江汉平原科教创新中心,为建设示范区、建功先行区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志红,市委副书记周向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昌林,市政协主席蒋鸿,市领导周昌俊、夏光宏、金鹏,长江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平出席会议。 吴锦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要事”,勇担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和政治责任。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在全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知方位、明路径、找抓手,从优势领域着力,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在新兴产业争布局、传统产业快转型、未来产业抢先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弱项,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以科技强带动产业强、推动经济强、实现城市强。 吴锦强调,要锚定目标任务,聚焦主攻方向,加快构建“1256”科技创新体系。要围绕江汉平原科教创新中心建设,强力推进荆州科创大走廊(荆州大学城)和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两个创新策源中心建设,努力形成龙头在城区、支撑在全域、基础在企业的科技创新生态。要坚持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精准引才,通过“筑巢引凤”办法系统育才,建立“弹性柔性”机制科学用才,涵养“近悦远来”生态用心留才,以激活人才链为核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五链”深度融合。要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创新平台提升、成果转化畅通、创新投入撬动、科技人才头雁、创新环境优化“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创新极核辐射力、要素集聚力、发展内驱力、成果转化力,推动江汉平原科教创新中心建设成势见效。 吴锦要求,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广泛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合力。要强化统筹协调,形成部门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县市同频共振、同题共答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合力推动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落实落地。要提升科学素养,提高服务能力,创造性开展科技服务保障工作,着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舆论导向、社会风尚。 吴锦勉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始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自觉践行科技报国之志,把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作用,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周志红强调,要总结成绩、看到不足,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打造区域科教创新中心,努力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平台为载体、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支撑、转化为导向,推动现代农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特色文旅“三次产业”迭代升级,加快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推动创新策源中心、新型研发平台、创新园区平台“三大平台”成势见效,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军龙头企业“三大主体”梯次培育,切实做强高层次创新主体;(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