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学副刊

湘行随记

    □安频

    湖南在近代历史中声誉显赫,众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大人物均出自此地。其山水景观引人入胜,人文底蕴丰厚,是老百姓的乐土。从监利到湖南很近,坐车飞驰而至,但观看景点可不能马马虎虎,必须静下心来感悟。历史并非乏味的陈年旧报,而是持续生长的嫩芽,不断滋养着后人。三湘大地,饱含深厚底蕴与神秘色彩,实为众多人士游览的绝佳之地!

    01

    五月二日那天,我踏上了靖港古镇的土地。连绵不断的雨令我欣喜,因为这使我有机会感受千年的时光气息。

    靖港的古风雅韵,是旧日时光的精粹所在。一位年轻人似乎正在学习湘绣,他端坐在屋内,专注地描绘着花朵的图案。在悠长的巷弄中,时间仿佛在古镇中驻足,让一切变得缓慢……

    据考证,靖港的名字源自唐朝的著名将领李靖。明朝的《一统志》记载,“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清代的《长沙县治》也记载,“唐李靖驻兵于此,秋毫无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因此将此地命名为“靖港”。

    “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靖港曾是四大米市中转站之一,商贾云集,繁盛一时。

    晚清时期,太平军曾占据靖江古镇,曾国藩率领湘军试图突袭,却遭到了埋伏的太平军的反击,伤亡惨重。悲愤之下,曾国藩试图投水自尽,却被身边的章寿麟救起。经历了这次劫难后,曾国藩励精图治,刻苦训练士兵,招揽谋士,指挥湘军尾随太平军下湘江,过洞庭,入长江,借浩荡水势,一路直逼南京。十年后,他们收复了南京,使清王朝免于倾覆。

    如今的靖江古镇,历经历史的洗礼,别具一番风味。路两旁古典与现代风格交融的建筑,路上时尚的年轻人们谈笑风生,让人不禁感慨古镇的活力犹存。我在路边的小店买了几瓶当地的特产酒,准备带回去与家人共享。02

    临水戏台作为靖港镇中保存完好的古老戏台,建于民国十年,由麻石构建而成的。前临沩水入湘江故道,专供水上船民(工)看戏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人称“梨园戏水”,为旧芦江八景之一。

    皮影戏展览馆保存着当年的用具,处处印衬着那个年代的趣味与技艺。皮影戏是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腔演唱千秋戏,两手操持百万兵”,是对靖港皮影戏最好的解读。

    在一座宏伟大桥的正中间,耸立着一座巨型的石制牌坊,上面高悬着“靖港古镇”四个大字。在运河边上,一座设计考究的廊桥熠熠生辉,吸引着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在此欣赏着美景。当游人深入古镇的腹地,他们会发现一处简朴的石制牌坊,上面书写着“庐江画栋”。继续向前,便会看到中共湖南省委旧址,许多人纷纷前来瞻仰老一辈革命家的珍贵遗物。还有一处房子正面有毛主席铜刻平面像,两边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穿梭在靖港古镇,远离城市喧嚣,在每一缕檐角的转弯处,均可以获得一份感悟、一份从容。

    游览曾国藩故里

    01

    曾国藩的家书和传记,我早年便已开始阅读。听说在湖南省内有几处与曾国藩有关的故居、旧居、纪念馆,但遗憾的是,因时间有限,我无法一一拜访。

    今年五月初,我们一家人从武汉驱车几百公里,前往曾国藩故里游览。曾国藩故居,又叫“富厚堂”,在湖南省湘乡县(今属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始建于清朝同治四年。此建筑以北京四合院的风格为其特色,其门前的半月形荷花塘、门楼以及思云馆等景观,展现了其极大的占地面积。

    据闻,曾国藩拥有大量的书籍,其藏书楼是当时最大的私家藏书场所之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湘文化与经世致用思想融合在一起,造就了半个圣人曾国藩。

    曾国藩才学横溢,铸就了他高中进士,并进入翰林院的荣耀。而后他训练湘军,攻陷南京,剿灭了太平天国的诸多残部,由此提振了满清的士气,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身居高职,他却秉持着细腻、严谨的治家精神,教导后代要有意愿投身民间,以士人自居,而非寻求官宦之路。后人在他的家书中总结出一套完善且系统化的治家理念,至今对社会仍具有深远影响。曾国藩的子孙后代亦人才辈出,在学问、教育、科技等领域具有杰出表现。

    02

    我漫步于曾国藩的故居庭院之中,向随行的两个孙子说道:“曾国藩已经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立功、立德、立言的标准,深受许多人的崇拜。他的家风严格,后辈大多成长为杰出的人才。如今,他的家书依然广受欢迎,他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

    曾国藩身上有着许多优秀品质。首先,他秉持的“磨砺”精神贯穿始终,始终坚守堂堂正正的行事方式,即便身处困境,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支撑他走向事业成功。其次,他展现了出色的应变能力,擅长在不同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式,努力达到至善的境地。最后,他勤奋好学的习惯,让他借鉴先哲的智慧,成就了心中的宏图伟业。

    关于曾国藩是非功过的评价,从一开始的恶意诋毁逐渐转向公正评价,甚至有些赞美之词。无论如何,他的人生经历都具有正面的借鉴意义。

    悟禅意游繁华

    01

    长沙,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拥有许多杰出的旅游景点,而开福寺,则是其中一座典型的景点。据历史记载,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当时,由于楚王马殷的慷慨赠予,将行宫的一部分交给了沙门保宁,从而让保宁创建了开福寺。在当地,有一个传说:马殷在称王之前,他的一个儿子曾罹患重病。有一天,他们途经土地庙,孩子喊口渴,马殷便进入庙内寻求水源。在此修行的禅师画出一碗神水,马殷的儿子饮用后,病情竟奇迹般地康复了。禅师救了马殷的儿子,马殷自然对禅师感激涕零,酬谢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便赐地让他修建一座寺庙。马殷之子马希范继位后,大兴土木,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2011年长沙市开福区政府扩建开福寺,恢复了北宋末年鼎盛时期鸳鸯井、凤嘴洲等景观。

    抵达开福寺的正门之际,我被其独特的四柱三门三楼牌坊式建筑风格所吸引。建筑物的表面镶刻着丰富多样的浮雕彩绘,这些图案包含着众多宗教人物以及花鸟虫鱼等自然界元素,呈现出色彩艳丽且极富美感的视觉效果。此外,建筑物的两侧亦对称摆设着一对石狮石象,尽显庄严肃穆的氛围。

    进入大门,掩藏在苍翠林木中的晨钟暮鼓楼,为这古典园林式寺院增添了浓郁的传统气息。这是一个融汇自然美景的中国古典园林寺院,湖泊之中,那由太湖石叠筑的假山之上,栖息着大量的白鹭,构建出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我偶遇一位老者,向他倾诉了我对世道人心不古的苦闷。他告诫我:“每个人的生命轨迹不同,但善良诚信是做人的基本。”他还给了我一本小册子,并特意给我看了册子里的一个故事,故事这样写道:一天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我与这位老者相谈甚欢,心中郁结也得以解开。“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现世中,日行一善,把自己拖出污浊人性的酱缸,方为正道。02

    五一广场是长沙市最繁华的地带,被誉为本地的“后花园”。在现代商业文化的影响下,五一广场已经成为了一座“不夜城”。如此繁华的商圈,自然是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游玩。人潮如织,置身其中,我深感对于这种节奏极快的商业氛围的热爱。两边做生意的店铺(主要是当地特色小吃)、穿梭在人群中的外卖小哥、吸引人流的潮牌店,忙忙碌碌。

    历史街巷重现活力,不少店铺在街巷业态在中创新。“老泉别径苏家烟,古屋檐牙啄云天”,小巷里,承袭老长沙风味,创新新长沙格调,文化为商业赋能。与此同时,长沙将文化视为商业的推动力,旨在与武汉保持一致的发展初衷,但在具体的发展路径上,长沙还需因地制宜,让过去、现在和未来彼此相连,形成全新的城市风貌。

    然而,就我们小县城而言,它的气质与长沙则截然不同。在这里,我们追求的是安逸与舒适,让人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生活。虽然我们和长沙各具特色,但是我们同样期待着未来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明史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学会会员。)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