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学副刊

想念那位好心阿姨

    □杨朝贵

    在中考恢复后的第一年,我以为自己已“名落孙山”,便早早地回到队里参加劳动,挣起工分。一天下午,我正在棉花田里挑水打药,队里会计珍华哥走到我面前,说已将我和朝武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交给了母亲,我对此产生怀疑。珍华哥解释道,他并无欺骗我的意思,鼓励我回去看看再说。我道谢后,立刻跑回家去。看到母亲手中拿着录取通知书,我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我既激动又意外,激动的是全队十几个参加中考的伙伴中,只有我和朝武收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意外的是,我原本没抱希望,竟然考取了。

    开始几天,我们听到左邻右舍的大伯大婶们赞美的说道:“二队里的十几个孩子无一录取,我们队中的两个孩子表现不错,还为我们队争了些荣誉。”家人们也为此感到高兴。然而,仅仅数天后,当我们听到上学需要支付20元的报名费时,我母亲和我都紧张起来。对我们来说,20元如同天文数字。前几年,大哥和二哥举办婚礼,我们家已欠下许多债务,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无法及时为家中提供经济支援。因此,这棘手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临近开学,母亲尽其所能地借遍了全队,却只筹到了15元,还差5元。对于这五元的缺口,我和母亲感到十分焦急。为了凑齐20元学费,无奈之下,母亲哀叹地向我说道:“实在不行,明早你就抓两只母鸡到镇上集市卖掉吧,看能不能凑齐这五元钱!”当得知母亲要卖掉家里仅剩的两只母鸡时,我质疑道:“妈,这怎么行?鸡卖掉了,家里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如果实在凑不够钱,我就不上学了!”听到我说不去上学了,母亲连忙安慰我说:“孩子,你明天安心去镇上集市卖鸡,学肯定要继续上的,以后的事我来想办法。”听了母亲的这番话,我只好沉默不语,我不想母亲伤心,更不忍心让她生气。

    我明白,在当时的环境下,两只母鸡对于我家的意义何等重要。母亲极为珍惜母鸡生产的鸡蛋,像家中来客人或左邻右舍有人生病这种特殊情况,母亲才会拿出少部分鸡蛋作为礼物以表达邻里间的情谊。家中的鸡蛋基本上都会被母亲妥善保存,以备未来换取油盐等生活必需品。

    记得那时鸡蛋也就四五分钱一个,往往凑到十几、二十个鸡蛋,母亲就会让我拿到大队小卖部去换油盐、煤油或洗衣皂,一旦家里的母鸡卖了,接下来大半年的日子,生活是可想而知的艰苦。

    我虽明白卖掉两只母鸡后的日子有多艰难,但我还是听从了母亲提议。第二天清早,我提着母亲刚从鸡笼提来的两只黑黄相间的母鸡,脑海里牢牢记住母亲那句“毛鸡随肉价,八角一斤”。我带着两只母鸡一路疾走,终于在早晨七、八点钟抵达镇上的集市。

    集市是一个长约三、四十米的摊位,蔬菜和水产品都装在竹编篮中。最大规模的摊位也不过是一个用塑料袋装着几条大小不一的鲫鱼和鲤鱼的鱼摊。集市中的人并不多,几个提着竹篮子的大婶大妈稀疏悠闲地行走在菜摊之间,他们在每个摊位前花上几分钟讨价还价购买蔬菜。

    我将装有两只黑黄色母鸡的竹篮放在了卖鱼大叔的摊位旁边,向大叔微笑后将两只母鸡放下。卖鱼大叔看到我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孩,带着两只母鸡前来出售,对我微笑着问道:“是你的父母让你来卖鸡的吗?”我点点头,脸颊顿时变得红彤彤的。“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无法支付你的学费了吗?”卖鱼大叔看到我脸红,便再次问我。我只得如实相告:“今年我考上了高中,还差五块钱的学费,是我母亲让我来卖鸡的。”卖鱼大叔听后,便不再追问我。

    “唉,倘若不是毫无办法,你的母亲绝不会要你出售正在孵蛋的母鸡的!”一位卖菜大婶接过话。我低头不语,不知道怎么回复。我紧紧地望着那些经过的大伯大婶们,期盼着他们能够停下来,将我竹篮中的两只母鸡收购回家。

    正值三伏天,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早晨七八点时,太阳已相当热辣,我站在户外,头上没有任何遮挡,汗水大颗大颗滴下。菜市场人流量逐渐增大,但驻足买鸡的人却寥寥无几,我感到有些焦虑和失望。此时,一位看起来约三四十岁的阿姨向我走来,她的目光落在了我篮子里的母鸡上,她微笑着问:“这鸡怎么卖?”看到有人来买鸡,第一次做生意的我,脸上瞬间红彤彤的,我紧张地说:“阿姨,这鸡八角一斤。”阿姨听到这价格后并没有还价,只是说:“能帮我把这两只鸡都称一下吗?你应该急需用钱才会卖这两只正在下蛋的母鸡吧?家里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阿姨的几句话让我感到不好意思,我回答:“阿姨,我前几天收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但还差五块钱的报名费。”我边说边请旁边卖鱼的叔叔帮我把鸡称了一下,卖鱼的叔叔微笑着说:“这鸡六斤,秤杆有点平。”听到叔叔的话,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四块八毛钱,秤杆平一点,于是我对买鸡的阿姨说:“阿姨,四块八毛钱,秤杆稍微平了一点,您就给我四块七吧。”“就给你四块七,那你差三角钱怎么报名上学呀?我就给你五块吧,免得你家人再去找人借三角钱。”阿姨说完,便给我递过来一张崭新的五元纸币。我连忙推开,说道:“阿姨,这不行,您能买我的鸡,我就很感激了,我怎么能多收您的钱呢?”买鸡的阿姨见我不肯收她的五元纸币,便将五元钱放进了我的菜篮子里,并笑着对我说:“那三角钱就当是我送给你读书的学费吧,你以后好好读书就行了!”说完便拿着两只母鸡,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阿姨的背影,我不知如何是好,想把多收的三角钱还给阿姨,我身上却分文没有,望着慢慢走远的阿姨,我不由得从心里对她说声“谢谢”!收起卖鸡的篮子,我紧攥着那张崭新的五元纸币,快速地向家中走去。

    回到家里,我把买鸡阿姨多给我三角钱的事讲给了母亲听,母亲沉默了一会,对我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你要好好记住那个好心阿姨的恩情!”我点头答应母亲。几天后,正是有了这买鸡阿姨的五元钱,我才顺利地去高中学校报名上学了。

    现在想来,这三角钱已经不值一提,但在那个时代,油条五分钱一根,稀饭二分钱一碗,大米九分钱一斤,三角钱也是好多家庭一天甚至是几天的生活费呢。而一位和我素不相识、毫无关系的陌生阿姨,能这么慷慨地多给我三角钱,让我顺利地报名上学,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令我至今终身难忘。

    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也常去小镇上走走,驻足在小镇桥下河边的小集市,于匆匆的行人中寻觅那位阿姨的身影,但自从那次我在镇上卖鸡之后,就再未遇见那位买鸡的好心阿姨。

    倘若那位好心阿姨身体状况良好,如今也应是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我真诚地希望,在那位好心阿姨的余生之中,我还能有机会与她再次相见,向她再次表达我真挚的感激之情。要不是那位好心阿姨的五元钱,我也没办法如愿进入高中学习,她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她的善举如雪中送炭,温暖了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