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曹市镇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耕地确权面积92484亩,大面积(100亩以上)土地流转2.58万亩。近年来,该镇深刻把握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截至2022年底,该镇粮食面积84828亩,水产面积7656亩,其中,小麦面积17645亩,早稻236亩、再生稻2400亩、中稻62227亩、晚稻808亩,玉米面积6500亩。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种粮目标,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工作主动权。 坚持“三化”保面积确保粮食有地种 守住耕地红线,首要的是确保农田姓“农”。一是常态化开展耕地抛荒巡查。成立由镇农办、自规所、村干部构成的耕地抛荒巡查专班,开展“横向到村组、纵向到田块、包保到个人”的耕地抛荒巡查专项活动。村干部每周巡查1次,镇自规所每旬复查1次,包村干部每月督查1次,并将巡查结果纳入各村年终绩效考核结账,发现一起, 整治一起,多年保持了耕地零抛荒。二是前置化监管土地用途。针对1.3万亩的大规模土地流转户,每逢春耕备耕时节,曹市镇农业专班都要对他们的经营能力、流转承包地用途和风险防范能力开展监督检查,掌握土地利用和合同履行情况,并与大规模的流转户签订粮食作物种植承诺书,控制虾稻开挖沟宽比,提倡虾稻平养,确保粮食种植有保障。三是长期化打击耕地破坏行为。2022年处理违法占耕地建墓园2起(18平方米)、占耕地种树1起(3.6亩)、占耕地建房1起(24平方米),分别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对包组干部进行约谈问责。 坚持“三真”强种植确保粮食抢着种 守住粮食安全,既要保证粮食有田种,还要保证良田有人抢着种。一是惠农政策真到位。通过干部宣传政策上门、无人机实测面积到块、面积公示确认签字到人、补贴资金发放专卡到户,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性水稻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实落地。二是利益机制真联结。曹市镇现有3家粮食烘干合作社、2家粮食收购企业,合作社与基地农户以每斤高于市场价2分的价格,签订稻谷收购保护协议,保证了稻谷第一时间颗粒归仓。曹市镇胜利村引进的雪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1元/平方米的价格流转土地7000亩,建立了“公司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村级领办劳务合作社+农户”的利益机制,种植合作社聘请本村劳工4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老百姓在家门口既享受土地流转的本金,又享受务工的薪金,村级提供务工服务年均增收60万元。三是项目示范真见效。积极争取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利用种肥同播+专用配方肥料项目,开展雪萝公司(胜利基地)7000亩的蔬菜与玉米轮作,开展富赢生态农业470亩西兰花与大豆轮作,稳定粮食产量。利用小麦统防统治项目,示范推广小麦种植面积1.76万亩。利用宇晟、祥忠、钦农3个合作社,开展早稻、再生稻、中稻工厂化集中育秧,示范推广水稻种植面积6000亩。 坚持“三良”增效益确保粮食增产又增收 粮食安全,既要高产,还要保证高效。一是良田提升效益。通过争取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完成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惠及曹市镇柳口、施港2个村1万亩;正在推进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辐射曹市镇谢仁、柳口等7个村1.9万亩,加上后期申报将实施的1.4万亩农田,曹市镇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全覆盖,届时将最大限度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二是良法支撑效益。2022年共下发病虫防治简报和专题气象报告14期、9万份,指导各村开展预防与防控。实施水稻机插测深施肥3000亩,以柳口村进雄水稻种植合作社1100亩基地为示范,大力推广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农机化集成技术,提升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三是良制保障效益。建立沟渠疏挖机制,去冬今春开展的“挖三沟、美环境、促发展”清洁活动,共疏挖清洗四级沟渠114条287公里;2022年打抗旱机井10处,这些措施保障了农田排涝灌溉畅通。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对耕地面积保护好、粮食种植充足、落实惠农政策零投诉的村,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优先考虑年终考核评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