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刘娟 通讯员文陈 孟南 朱雅婧 钢筋水泥的大楼如何展现传统中医文化?现代科技怎样融入古韵之美?新投用的荆州市中医医院杏林楼对此作出注解。 荆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大楼——杏林楼由中国一冶建发公司承建,大楼整体造型借鉴“高台基”“深出檐”等荆楚历史建筑风格,打造“层台累榭”的荆楚特色空间效果。 “荆州市中医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建立的中医医院之一,我们义不容辞,必须要将这个项目建出特色、建成标杆。”中国一冶建发公司总经理陈华说,大楼的建设凝结了一冶人的汗水与智慧,更展现了企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对更高质量的不断追求。 高效建造破解施工难 自项目开工以来,该公司以高水平、高质量为主线,明确创建国家级优质工程的目标,将智慧建造、安全管理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 “这是我参与过的项目中,最具特色、最有成就感的项目。”廖小伟是项目部的安全员,见证了大楼从打桩到拔地而起的全过程。 大楼位于医院院内,三面毗邻原有建筑,场地狭小,施工操作面小,如何进行平面布置、保证施工顺畅是需要克服的一大难点。 项目团队应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场地布置模型,对施工各阶段的场地地形、既有设施、周边环境、施工区域、临时道路及设施、加工区域、材料堆场、临水临电、施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等进行规划布置和分析优化,提高场地使用效率,减少二次转运产生的费用,从而实现合理布局;通过科学安排施工顺序、施工时间,各施工队进行交叉作业,提高施工效率;材料进行动态化管理,并将任务分解细化,管理人员每周盘点原材料,制定材料使用计划,保证现场材料充足,尽量减少场地占用;在施工区域布置环境监测装置,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训练,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项目部用高效的管理和高质量的建设水平,破解空间有限的施工难题,严格按照“标准化工地”要求,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安全专项检查、安全培训等措施,把安全文明、高质量施工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建设方将群众意见作为施工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扬尘噪音等问题”。廖小伟说,为解决好这个民生问题,项目部把入户走访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及时化解群众反映的问题,让群众理解、支持项目建设。 2021年度湖北省建筑施工现场党建、质量、安全、绿色、智慧、文明“六个工地”示范项目,2021—2022年度第二批“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2022—2023年度第一批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2023年全国冶金建设行业QC成果一等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绿色施工水平过程验收二星评价……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等各项荣誉接踵而来。坚持高质量要求的项目部还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取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10项。 现代技术邂逅古韵美 现代化建筑与传统文化结合,延续荆楚传统古韵,是杏林楼建筑一大亮点。 “在大楼的3、7、14、15、16楼屋面层,设置了荆楚风格挑檐,其中13层以上的挑檐,长度超过3米,操作钢平台悬挑8米以上,操作架体高度20米以上,为超规模危大工程。”项目施工经理王雄说,在70米高度的大楼外,沿建筑一周设置6米宽的荆楚风挑檐,这在以往的建筑中极为少见。 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空间效果,在设计阶段,项目部就对挑檐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大半年的探讨,反复从适用性、耐久性、结构安全性角度,对混凝土结构挑檐与钢结构挑檐的利弊进行分析。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确定了钢结构的建设方案。“钢结构形式的挑檐总质量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总重量的一半,且安装灵活性强,施工安全性更高,为后期的使用和保养提供了方便。”项目技术负责人郭佳佳说,为此,项目部邀请中国一冶钢结构专家、荆州市结构专家、湖北省结构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建设方案。 为了满足安全性要求,项目部基于BIM技术,进行仿真受力分析,针对高空长挑檐施工难点,采用悬挑支架支撑方案,在大跨度长挑檐结构施工中采取分散拼装,并对应力分布较大部位增加临时支撑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高难度的建设,没有成熟方案可以借鉴。”中国一冶建发公司荆州市中医医院项目部项目经理张洪涛说,这一项目的建设,在全省创下多个第一,“每一项要求都是一次挑战,是对建设的考验,必须勇往直前。” 特色建筑内外兼修 早在开工之初,中国一冶建发公司就提出要将项目建成地区标志性建筑。 “我们要打造绿色星级建筑,创湖北省绿色施工技术暨绿色应用示范工程。”张洪涛说,在建设中,项目部始终坚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四节一环保”的要求。 与其他常规项目不同,医院公用建筑承载着众多治疗功能,为设计增加了不少难度。“医院在净化系统、物流系统、医用气体输送、防辐射系统等都有着较高要求,要保证每个系统独立运转,还要做到协调统一。”张洪涛说,这也是项目建设中的一大挑战,为了保持不同门类医疗专业的运转,在建设中要考虑大型医疗设备安装顺序、管线铺设、内部运转,通过BIM管线综合技术,对医疗建筑繁杂的管线系统进行整体梳理和规划,优化管线的排布和路由。 考虑到大楼投用后的需求,项目部还提前规划相关运行方案。“我们考虑医院公用建筑在运转中能耗需求大,可以在节能降耗上做文章。”张洪涛说,项目部综合考量提出“使用太阳能和空气能降低能耗需求”的建议,得到院方的肯定。 透过这栋富有荆楚特色风格的大楼,中国一冶建发公司再次用高水平的建设,展示自身的硬核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