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刘娟 通讯员 张媛洁 8月8日,荆州经开区联合街道三湾路社区“国学课堂”正式结业。一个月来,孩子们聚在一起诵读古诗、学习四书五经、练习书法…… “孩子在这里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了新朋友,也解决了我们的‘带娃难题’。”社区居民纷纷为活动点赞。 今年暑期,三湾路社区、津东新村社区等地暑期托管班陆续开班,开启“官方带娃”模式,开设非遗课堂、国学课堂、安全课堂等,让孩子们近距离认识、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有趣的课堂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为民解忧暑 托班开在“家门口” 今年,30名低年级儿童在三湾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 “这年是我们连续第2年举办暑托班,大家报名很踊跃。”三湾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周黎明说,开设暑托班主要是为了解决“双职工”家庭的暑期子女看护难题。 居民郑洋和妻子都在经开区企业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早上送到学校,下午去接回来。放假了,只能把老人接来照顾孩子。”郑洋说,老人可以照顾孩子的生活,却无法辅导作业、督促学习,加之天气炎热,孩子每天只能宅在家中。 7月初,听说社区要举行暑托班,郑洋早早就给儿子报了名,夫妻俩每天上午8点前将孩子送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午11点半老人再将孩子接回家。“上午学习国学知识,下午回家做功课,挺充实的。”郑洋说,孩子参加暑托班后,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少了,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多了。 “‘双职工’家庭普遍会遇到暑期孩子的托管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周黎明说,暑托班招生信息发布后,不到半天时间就招满了,“从辖区居民实际需求出发,我们明年还将增加名额。” 用爱守护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学美术、做手工,诵古文、讲安全……在津东新村社区的“彩虹桥”暑期公益课堂上,各种兴趣课程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阵地,我们邀请辖区党员志愿者担任教师,为孩子们提供兴趣辅导。”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建霞说,每天课程结束后,老师们还会指导孩子做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津东新村社区整合辖区各类资源,采用“党建+公益”模式,开设美术、音乐、诗词、手工、阅读、爱国教育、劳动实践等各类兴趣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丰富的课堂设置,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文化魅力。范家台社区邀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教师讲述三国故事;季家台社区志愿者开设团扇国画绘画课程;翠湖苑社区的剪纸课上,孩子们精剪细刻,创作出一幅幅作品…… “我们要把开展公益暑托班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推进。”联合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田琴说,暑托班不仅成为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暖心工程,更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