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肖潇通讯员张世君)“都是合作伙伴,确实不想打官司。有了权威鉴定,双方的账款终于可以理清了。”近日,沙市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工程款合同纠纷,第一时间启动诉前鉴定程序,力争调解化纠纷。这是该院推行“诉前鉴定+诉前调解”解纷模式、促使更多矛盾纠纷实质性解决在诉前的一个缩影。 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立以来,大量民事纠纷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得到快速解决,但仍有一些案件因鉴定问题,当事人难以达成调解协议,且进入诉讼后由于委托鉴定而导致诉讼程序中断、审理周期延长等问题。 今年7月,沙市区法院把诉前委托鉴定纳入一站式诉讼服务范围,由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诉前鉴定,为案件争议焦点赔偿金额提供专业性意见参考。 该院出台实施办法,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和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等7类案件确定为诉前委托鉴定案件类型,由专人负责诉前鉴定集约办理工作。相较过去此类民事案件一般需要3至6个月审结,通过“诉前鉴定+诉前调解”,最快可7日内高效化解纠纷。 沙市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诉前委托鉴定有效破解当事人诉前单方委托鉴定的公信力相对较低、另一方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和诉中司法鉴定期限过长的问题。鉴定结果出来后仍无法调解成功、转入诉讼程序的案件,诉前鉴定已提前明确双方当事人诉讼请求,避免了在诉讼中变更诉请、追加当事人或重新鉴定而造成的程序变动,为诉讼案件的繁简分流提供有效依据,促进精准高效审理,切实缩短办案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