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市各窗口单位入驻市民之家以来,以“局长走流程”为依托,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业务办理高效平台(资料图)。(张梦瑶摄) □记者 刘蜜 窗口人员:带着材料来办事的,可能是自家“一把手”,办事流程优不优,领导看在眼里。 企业群众:在窗口面对面提供服务的,可能是一位局长或书记,自己的意见建议,要当场提出来。 局长(书记):坐窗口体验办事流程时,发现可精简整合的环节,一定要进行专题研究整改。 这是5月份我市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以来,记者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采访中,了解到的心理活动写照。 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以监督人员身份找问题——连月来,市、县两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兼顾“三重身份”,在一线蹲点,在窗口体验,推动政务服务再优化,掀起了一阵局长办事解难优服务的热潮。 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 “我要办老年人优待证,需要提交什么资料?” “您好!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就可以了。” “能不能线上办理?” “可以,现在几乎所有事项都能线上办了。” 6月8日上午,在荆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该区公共服务局局长郑俊来到大厅公共服务窗口,现场体验了老年人优待证的申办流程。 由办事流程的设计者,转变为办事流程的体验者,郑俊表示,办事的效率高不高、环节优不优、评价好不好、服务便不便,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一遍,才有更深刻体会。 根据“局长走流程”活动要求,各部门主要领导在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时,从事前咨询到表格填写,从排队办理到事项办结,要全流程体验,切实体验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真实感受。 “个体工商户怎么注册和变更?”“内资企业设立登记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我办理的事项需要哪些步骤,何时能办结?”6月13日,在松滋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主体登记窗口,该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维军向窗口工作人员提出一连串问题。 通过转换身份体验流程,张维军敏锐发现,企业开办登记流程虽然总体便捷,但也存在邮箱可为非必填项、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产权人身份信息易暴露风险等问题。随即,他亮明身份,举一反三,在办事满意度、用户体验度、服务成熟度、平台易用度5个方面提出整改意见。 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 除以企业和群众身份体验办事流程外,市、县两级局长还亲自上手,以窗口工作人员的身份,全流程操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6月6日上午,申领母亲丧葬费的王芒利来到市民之家,望着眼前忙忙碌碌的窗口,亲人新丧的悲伤再度涌上心头,一时间不由陷入迷茫,不知事情该从何办起。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上前询问,随后带着王芒利跑前跑后,不到半小时便申领成功。这位热心的“工作人员”,正是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裴毅。 “当天本来很悲伤,裴局长的热情接待、耐心解答,让我心情好了很多!”事后,得知情况的王芒利说。随后,她还在窗口留下联系方式,并表示,“如有媒体采访,我可以现身说法”。 在市民之家,市人社局还公示了“局长坐窗口”日程安排表,让局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轮流坐窗口,以“专家坐诊”的服务模式,解决企业和群众的“疑难杂症”。 “改制企业的养老保险办理,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裴毅坐窗口当天,一次性遇到6起关于养老保险的“疑难杂症”。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为员工补缴养老保险的事项是其中之一。窗口人员看过材料后,发现该员工补缴时段较长,且涉及企业改制,要求补充相关法律文书。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人员更迭,这些材料很难找齐。“这种情况可以按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办理。”经过裴毅现场协调,补缴手续顺利办结。 以监督人员身份找问题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在“局长走流程”活动中,监利市资规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忠成“走”出了心得体会。 以前,监利市民办理二手房交易不动产登记,需要将原有证书带到窗口,由工作人员收回。吴忠成在该市市民之家窗口发现,经常有市民忘带原有证书,导致不能当场办证。 “这一步流程,难道就不能再简化?”吴忠成和相关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沟通后,决定减去收取原证这一环节,让工作人员获取电子不动产证书的同时,原有证书自行作废,既省去携带纸质材料的麻烦,又杜绝了市民因证书交换带来的纠纷。 在市本级层面,也有不少部门“一把手”在“走流程”过程中,揪出一系列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堵点难点。 6月2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从国发现,在“农药经营许可证”办理的场核查环节,需要申请人来回提交材料。当即,他就提出整改意见,将其改为内部流转,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部门跑腿。 证照能否共享,事项能否联办,环节能否再优化,材料能否再精简,时限能否再压缩,跑动能否再减少……“局长走流程”过程,同步成为市、县两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查找问题的过程。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