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荆州要闻

用法治绘就幸福底色

    (上接第1版)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公告全市法定行政执法主体300个、法律法规授权组织18个、依法受委托组织136个、相对集中执法组织28个。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结合法治宣传周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切实提升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

    放管结合打出法治政府“组合拳”

    2023年,我市以奋力打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目标,先后出台《荆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全省标杆城市实施方案》《荆州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打好法治服务“组合拳”。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实施清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按照“应领尽领”原则做好认领发布工作。目前,我市已发布市级实施清单958项、县级7627项、乡级1479项、村级519项。

    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1年以来,我市共发起双随机抽查任务2282个,共抽查检查对象17105户,营造对守法诚信企业“无事不扰”的发展环境。今年,我市新增各类经营主体5万余户,累计免费发放印章23万余枚,减免费用近1800万元。

    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开展“四减”专项行动,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占比达83.6%,零跑动事项占比达97.1%,减时限比例达92.7%;推广“免证办”服务,200个证照类型免提交,减少申请材料近7万份。市民之家实行无差别综合窗口和分领域综合窗口,进驻事项数达到1459个,“一窗通办”率有效提升。

    “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荆州各地创业者耳熟能详的高频词之一。

    厚积薄发共建法治社会“新格局”

    带着烦恼忧心忡忡而来,获得解决方案满意而归。在沙市区太岳路33号的荆州市“信访超市”,这样的情景时常可见。

    “信访超市”一站式化解矛盾解民忧,共同缔造和谐社会环境。近年来,我市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作为政府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积极深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2021年以来,我市组织广大人民调解员,借助基层力量开展纠纷隐患摸排,共受理调解纠纷34911件,调解成功33948件,调解成功率97.2%,涉及金额10.3亿元;荆州行政复议工作围绕“强基础、延服务、治源头”主动作为,将调解救济和指导监督贯穿办案全过程,创新“234+N”工作法,“荆州·巾帼说法”工作室工作经验被司法部推广。

    我市创新普法形式,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的普法格局,法治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聚焦法治教育,我市印发《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详细制定年度普法任务清单,融合创新“智慧普法”,建立了800多个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宣传1万多次,以案释法8000多次;全市各地各单位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7000余次,覆盖基层村民(居民)300多万人次。

    城市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如今的荆州,机关里、校园中、广场上、农户家,随处可以感受到法治的脉搏,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