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荆州要闻

编读往来

    编前:近日,由荆州市委讲师团、市社科联、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荆州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信·荆州”——共产党员英雄模范书信寻访活动启动。该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寻访、集中宣传、研讨会和现场“读信”等形式,以书信和信物为切入点,讲述荆州优秀共产党员、英雄模范的初心故事,及其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与传承。

    自7月1日起,本报推出了3期《信荆州》特别报道,分别为:《一张老照片一段峥嵘岁月——寻访老战士肖德准的故事》《一口大铁锅,托稳全院老小的幸福——寻访公安县麻豪口镇农村福利院原院长刘德芬的故事》《一辆电瓶车,满载群众“幸福感”——寻访荆州区郢城镇凤鸣社区原党委书记、主任郭兵的故事》。报道推出后,引发读者热议。今日,本报选摘3位读者的感言。

    传承革命精神努力建功立业

    总有一段历史令人铭记。一只旧皮箱里装着的老照片,尘封了肖德准老人半个世纪的秘密。这位已经89岁高龄、拥有赫赫功名的老人,从不向外人提起曾经的功与名,隐居小村庄默默奉献。年代久远的照片,抹不去曾经的光辉,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

    总有一种精神令人感动。肖德准老人戎马14年,钻山沟、涉山野,始终坚守一颗红心;在复员的几十年时间里,当农民、打杂工,始终坚守一颗初心。“听党话、跟党走”是他一生笃行不怠的精神追求,他始终以实际行动擦亮共产党员名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总有一个信念令人勇毅。对犯我中华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机,他胸怀“战必胜”的信念,奋斗足迹遍布20个省、市,拼命变“不可能”为“可能”,给美国人的扬言一记响亮的耳光。这种信念必将激励我们青年一代,增强能力本领,积极投身“四大会战”,为建设示范区建功立业。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陈芳)

    让榜样的力量“一路生花”

    他们如此平凡:因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朝夕相处、和蔼可亲;他们又是如此不平凡:因为他们催人泪下的故事,荡气回肠、动人心扉。荆州的优秀儿女,总能带来感动荆州的力量。他们的事迹撼动人心,在人们心里播下拼搏奉献的种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荆州的名片,我们怎样,荆州就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把榜样的种子种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阳光雨露滋润下生根发芽,开出最绚丽的精神之花,让荆州在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伟大征程上出色出彩!

    (荆州市纪委监委朱朝阳)

    骑行单车走社区

    一辆白色电瓶车,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荆州区郢城镇凤鸣社区原党委书记、主任郭兵为民服务的交通工具。

    他不知疲倦地在社区穿梭,已经把自己化作一把尺子,不断衡量自己,量出为民长度;他已经把自己化作一支绣花针,骑着电瓶车四处奔波,绣出倾心为民画卷;他已经把自己化作一个“导航仪”,疫情期间冲到最前面,846户2674名居民,他了如指掌,只因他把社区居民的大小事都装在了心里、记在了心里。因为这辆车,承载着他的心,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一颗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荆州区纪委监委陈白云)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