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开栏语:今年以来,荆州产投集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聚焦“4611”产业发展,勇当全市产业先锋,在国有资本运营、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金融保障、科技创新、园区经济等方面,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和担当推动改革走向深入,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为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产投力量。今日起,本报推出“产业振兴产投先行”专栏,敬请关注。 □ 记者 赵叶秋 通讯员 史孝军 荆沙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首次试点运行成功,标志着地方铁路业务领域和服务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其经营理念的一次彻底革命。8月25日,记者来到荆州市地方铁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州地铁公司),就“一单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进行采访。 跳出荆沙铁路抓运量 “‘一单制’不仅降低了我们的运输成本,减少了损耗,而且最大限度发挥了铁路专运线的优势。”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公司储运部部长付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那么什么是多式联运“一单制”呢?荆州地铁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春华介绍,即“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全程管控服务,多式联运“一单制”是多式联运发展的最高形态,是运输行业跨方式、多主体的协同创新形式。 李春华说,以前铁路、港口和船舶公司相互之间信息不对称,承运的标准不一致,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运输单证,导致货物的衔接转运需要很长时间。实施多式联运“一单制”后,货物只需凭借一张单证就可实现全过程运输,从而大幅提升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货物的转运效率,有效降低综合运输成本。 时间回到2015年6月。当时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公司将需要运至江苏南通、镇江、南京港口的出口化肥全程委托给荆州地铁公司运输。荆州地铁公司派人到荆门胡集大峪口化工公司专用线装车通过铁路发运至沙市南站旺港专用线卸车装船运至目的港口,大峪口化工向地铁公司支付全程物流费用,再由地铁公司分别向铁路车站、港口、船方支付铁路运费、港口作业费、船舶运费。付国强说,企业每年需要运输的化肥在10万吨至20万吨左右,多式联运“一单制”的实施为企业降低10%的运输成本,每年节约100余万元。 据李春华介绍,2013年伊始,荆州地铁公司党委敏锐洞察到荆沙铁路的发展问题和生存危机。为了走出困境,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和广泛的市场调研,提出“跳出荆沙铁路抓运量,跳出荆沙铁路谋发展”的创新思路,开启二次创业。打通联接中西部地区铁路陆路运输至长江水道的运输通道,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主导开展进口铁矿石、煤炭、出口化肥、家电门到门运输等大宗商品“一票直达,一票结算”的全程多式联运业务,服务中西部地区工农业经济发展。 跳出荆沙铁路谋发展 荆州地铁公司在探索“地方铁路+”多式联运业务过程中,秉承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以创新“一票直达,一票结算”全程运输服务新模式为目标,对主导经营的每一种多式联运产品,都依法与委托方签订详细完备的多式联运协议,与每一家合作企业签订有关合作事项的协议。 与此同时,荆州地铁公司还重新申办了工商营业执照,调整了工商注册登记经营范围,增加了物流服务、多式联运等经营项目。这些举措既确立和筑牢了荆州地铁公司作为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合法地位,保证了“一票直达,一票结算”的全程运输服务承诺,也保障了自身、客户及相关合作企业的权益。 今年截至7月底,荆州地铁公司完成运量390.8万吨,占全年计划运量的62%,其中铁水联运运量达231.8万吨,占完成运量的59.3%。 对今后的发展,李春华表示,公司将立足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两大主战场,继续做大做优做强多式联运业务,深化铁路港口合作,深挖铁路专用线共用潜力,不断增加货运营销客户群,进而扩大多式联运覆盖范围,助力临港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