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综合新闻

市总工会打好创新服务“组合拳”,解决职工急难愁盼——
情系新业态 暖“新”更暖心

    □记者李晓华

    荆州市总工会举办“庆六一”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亲子活动。

    中午11点,外卖员鄢涛刚结束上一单的配送后,来到位于沙市区红星路的骑手之家,在2分钟时间内为电动车换上新电池,还顺便在骑手之家里喝喝水,歇歇脚。

    这是市总工会用心用情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一个缩影。

    去年3月,我市首个“骑手之家”开始筹备建设,同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为骑手、外卖小哥提供临时休息、紧急避雨、手机充电、加热食物等一系列便捷的爱心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建立此类工会驿站200余个。

    去年以来,市总工会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聚焦新就业形态群体职工需求,做出了诸多探索和实践。

    高位推动加强制度建设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围绕荆州市新业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实际情况,印发《荆

    州市新业态群体建会入会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将新业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纳入全市工会工作部署。市、县两级工会安排专项资金,为新业态群体入会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面对平台企业用工情况难以摸排统计的情况,市总工会会同邮政、交通运输、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分别组织召开快递、卡车司机、网约送餐员、商场信息员等各类群体调研座谈会,摸清底数,形成调研报告,建立工作台账。

    近三年来,市总工会每年都将新业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纳入全市工会工作,并成为重点目标任务之一,市、县两级工会安排专项资金,实施重点工作项目资金配套补助,为新业态群体入会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共投入百万资金开展建会入会工作,并在送清凉、送慰问、金秋助学等活动中对新业态就业群体进行倾斜。

    同时,陆续成立全市道路运输与物流行业工会联合会、邮政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外卖行业工会联合会等一级的工会联合会,并根据省总工会安排,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全市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数据月报制度,以县市区为单位每月向市总报送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情况,形成常态化建会入会工作督导机制。

    多措并举加强入会力度

    与传统行业不同,新就业形态群体所处行业流动性相对较大、工作地点相对分散,如何行之有效地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

    目前,市总工会已经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经验做法。面对单个企业建会难、职工入会难等问题,根据各群体的实际,按照“一员一策”的工作思路,先后出台《全市快递行业工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全市道路货运行业工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商场信息员入会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大力推进建会入会工作。

    坚持县市区工会主要负责人抓基层建设述职报告制度,将新业态群体入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去年上半年,在推动网约送餐员入会工作中,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人多次到县市区进行专题调研督办。荆州区送餐员所属外地平台公司不支持建会,区总工会发函给其总公司后亦无进展,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直接赶赴成都总公司对接,最终取得突破。截至目前,共有1595名网约送餐员实名加入工会,其中,542名加入所在社区工会。

    而在推动快递员入会工作时,因各县市区没有邮政管理部门,入会工作没有行政抓手,存在一定困难。根据这一情况,市总工会采取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市邮政快递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并通过工作委员会和市邮政局与各县市区快递公司进行沟通,促使各县市区顺利推动区域内快递公司建立工会。

    市总工会还出台《工会会员委托管理试行办法》,委托已建工会的中介企业吸纳职工入会,畅通职工入会渠道。通过在保洁家政行业试点,3000多名职工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登记加入了家政中介企业工会。推动荆州市保洁家政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通过协商,保洁家政行业一线职工最低月工资增幅达到7%。

    精准服务加强阵地建设

    近年来,市总工会紧盯职工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需求,与组织部、人社局、银行等部门共建红色驿站零工驿站、劳动者港湾等服务阵地,为快递员、网约送餐员配备衣帽烘干机、电瓶车充电设备等设施;建成司机之家、网约车司机之家、骑手之家等20余家,其中3个司机之家被省总授予省级示范司机之家称号;开展职工心灵加油站创建工作,建设一批瑜伽室、心理谈心室、职工书屋,为职工发放电子阅读卡近6000张。

    为了将党的温暖和工会组织的关爱服务送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其子女的身边,市总工会通过开展宫颈癌免费筛查、爱心托管、金秋助学、六一特别关爱等活动,不断延伸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触角,助力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后顾之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2021年以来,每年出资50余万元向全市新业态劳动者开展送清凉活动,并投入20多万元为女职工赠送安康保险和“三癌”筛查;

    2022年,筹资6.8万元,高标准建设红星路户外职工爱心驿站,打造荆州新业态群体“党工共建”阵地建设示范点;两节期间,开展“工会进万家温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动”,全市工会筹集近58万元,开展走访慰问4076人次;

    向新业态领域新建的基层工会,赠送电脑、打印机、文件柜、办公桌、档案盒等办公用品。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通过普惠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竭诚服务,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工作,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娘家人”的关怀。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