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记者 强郁文 施钰 郑智文 通讯员 肖莎
编者按: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于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带动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日前,人民日报记者在全国多地进行了采访,为读者带回了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年产值保持高速增长,产业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预制菜产业加速迈向规范化(大数据观察)”。下为洪湖市内容。
午饭后,藕农白水林开三轮车载着370斤藕带抵达位于洪湖市万全镇的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来卖藕带的车子已排到门外。“收购旺季,每斤藕带能卖10元以上。”白水林说。
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福元告诉记者,公司在旺季平均每天收购约20万斤藕带,其中15万斤用来做成预制菜——泡藕带(一种即食调味藕带)。
洪湖地区水网密布、塘田交错,当地农民多以养鱼、种藕为生。白水林说,藕带就是藕的“幼年阶段”,早年间,藕带多生长在沟渠或野生湖泊,产量较低。
2012年,华贵公司在洪湖市选育出每亩产量高达1200斤的藕带新品种,在农户中推广种植,并以保底价收购。不过,藕带组织脆嫩,表皮洁白,采收后极易褐变、软化失脆,保鲜期不足2天。
“泡藕带很好地解决了每年5至8月藕带集中上市时产量过剩的问题。”杨福元介绍,为了保持泡藕带爽脆的口感,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出定向发酵技术,让藕带和泡椒的发酵在避光密封袋里“一气呵成”,益生菌发酵停止后,相对稳定的环境保证了藕带的鲜度和口感。
“泡藕带成了我们的明星产品,年产值达14亿元。”杨福元说,尝到泡藕带的甜头,公司加大莲藕相关菜品研发力度。2019年,预制菜洪湖藕汤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当年销量超过500万袋。
作为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洪湖淡水养殖产业发达。近年来,当地实施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精准提升工程,着力引进预制菜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条。
在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无菌生产车间内,一只只油亮鲜红的小龙虾在机器中洗净、炒熟、冷冻、包装,再通过冷链车运往各地。这家本地企业的最大股东是总部位于福建的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两年,安井集团已累计向新宏业投资7.97亿元,去年又投资10亿元在洪湖市建设预制菜生产基地。
“我们的冷库不久将投入使用,年底正式开始生产。”安井集团投资部经理蔡志坚说,基地主要生产淡水鱼、调味小龙虾、肉制品、水生蔬菜四大系列的水产品预制菜肴,年产量约20万吨。
“目前,洪湖市水产预制菜品包括即食食品如泡藕带、酱板鸭,即热食品如藕汤、调味小龙虾,即烹食品如冰鲜虾尾,即配食品如鱼糜、脱水蔬菜等。”洪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贤琼介绍,洪湖市预制菜产业总产值已超过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