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邓敏
从教20多年,她用爱与坚守,托举希望,用谆谆教诲,引人成长。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她胸怀着非凡的志向和脚踏实地的心态,在教师道路上越走越远。她就是洪湖市文泉中学语文老师兼学科组长杜琴。
在实践中磨炼
“一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她的教学能力,这才是她的饭碗”。
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教育好学生,必先充实自己。为此,杜琴除了积极主动地向身边的能手请教外,还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网络平台,攻读学习课题,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通过寻找优秀教学资源并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她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路和鲜明的教学风格。
杜琴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教研活动,把学校安排的每一项任务当成自己教学成长的历练。
2022年10月初,学校让她参加洪湖市2022年高中语文说真题比赛。赛前,她的心情极其复杂,从教已二十多年,还跟刚毕业没几年的老师们一起比赛。但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为此,她放下顾虑,一心钻研。赛题材料阅读得越多,对高中新课改理解也越深入,一下子让她打通了“教”“考”二脉。“重塑阅读教学文本观,探索多元文本形态的阅读教学”,这一课题不仅在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也开启了她基于新课改的教考课题的写作研究。作为一名师范毕业生,从中师走到高师,始终不忘学校给予的教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教学能力,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在求索中提高
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比赛推动她自身成长之余,她还会去不断反思总结,在求索中提高。“在实践中磨炼、砥砺自己的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2021年11月,她撰写的论文《当大师的经典作品与‘三无’学生相撞时》在湖北省教育学会第34次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2022年10月,她作为课题负责人带队的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提高学困生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研究》顺利结题。
2022年10月省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预”“究”的实践与反思——以自然科学小论文单元为例》(教学论文),被评为湖北省课题研究优秀成果。
在热爱中燃烧
杜琴班上有一名同学,因家庭条件困难和奶奶相依为命,为考上理想的大学,常一个人学习到很晚。杜老师在得知孩子的情况后,在班级里协商设定了一个“瞭望角”,她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解疑答惑。
在日常教学中,杜老师注重用文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各类语文学习活动、把学生写作训练编写成作文集、带领学生参加省、市的写作比赛。这些日常点滴的汇集,让“问题”学生也在心里喜欢上了语文。
心在何处,何处有风景;志在何处,何处有成功;爱在何处,何处有感动;梦在何处,何处有未来。她让青春在讲台上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