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0月09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5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筑梦和美乡村 共绘振兴蓝图

——石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笔

  □ 记者 孙晓旭 熊铭 特约记者 王林 高奇 通讯员 杨琼

  金秋十月,行走在石首的城乡沃野,处处升腾着希望,涌动着发展热潮。一幅显山露水的县城治理图、一幅因地制宜的乡村建设图、一幅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图,在田畴沃野间徐徐展开。

  近年来,石首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路径。

  前不久,全省县城管理品质提升现场会在石首召开,这不仅是对石首县城管理的认可,也是对石首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的鼓励与鞭策。

  按照“环湖建公园、滨河建绿带、水系连通建绿网”思路,石首新建1400米生态绿道和19.4公里城市绿道,建成南岳山、陈家湖、山底湖3处综合性公园和37处社区公园、街头游园、口袋公园,山、水、园共同构建起城市绿色景观生态圈,石首市山德水韵的自然禀赋和城市灵蕴得到充分释放。

  石首县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不断提升的发展质量,为石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来,石首认真贯彻落实省、荆州市有关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持续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以精准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抓实反馈问题整改、加快衔接项目建设、严格衔接资金管理、集中排查监测对象、精准就业帮扶措施、加快建设物流体系、助学减支帮扶增收……一系列公共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是以强县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

  夏秋时节,位于长江之滨的东升镇梓楠堤村千亩吊瓜基地瓜果飘香。田野上,瓜农们正在田地里往来穿梭,采摘搬运刚下藤的吊瓜;田埂上,客商正忙着将吊瓜打包装车,运往各地。

  在吊瓜的带动下,东升镇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多点开花、亮点纷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与此同时,高陵镇高陵岗社区将群众参与积极度较高的菊花、枳壳、石菖蒲、荷花等特色产业作为农业主攻产业,建立了1000亩枳壳种植基地、1000亩菊花园、1000亩荷花池“三个一”产业基地;大垸镇和丰村结合本土资源和区域优势,先后流转土地1500余亩发展露天瓜蔬和大棚瓜蔬,通过“党员+种植能手+群众+脱贫户”结对帮扶形式,推动产业大棚分片结对种植,构建产、供、销一体产业链……

  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农业成为了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了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了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宜居宜业,方得和美。石首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过硬措施、过硬作风、过硬成效,切实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探索具有石首特色的新路径,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