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万杨通讯员徐凯)秋高气爽时节,洪湖展现出灵动的风姿。在棋盘乡胜利大垸围垸,湖岸边铺种了草皮,宽大的荷叶参差错落地覆盖在湖面上,微风拂过,荷茎摇曳,绿波荡漾。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
“之前这里是渔场,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网箱、拦网。”监利市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如今这里夏赏荷花、美不胜收,山水工程从一张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洪湖是湖北第一大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被誉为“中南之肾”。这里水草丰茂、鱼米飘香,千百年来是荆楚百姓引以为傲的生态宝藏。然而,由于高密度围网养殖、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水排放等问题,一度导致洪湖面积锐减、水质下降。
“退一步”湖阔水绿。2021年,监利市完成退垸还湖工作,昔日“竿连竿”的场景不复存在。但拆围、退垸只是第一步,要恢复湖泊生态,还需要对退垸还湖水域进行生态治理,解决多年围垸养殖种植遗留的污染问题。
如何系统性、源头性修复洪湖生态环境?监利市结合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生态功能和生态敏感区域分布等特点,规划实施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湖西片区)退垸还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要通过对胜利大垸进行围垸改造、建设王小垸湖滨带、治理湖区居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清除洪湖退垸区域内固废、打通水动力通道等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持续好转。
为增强洪湖水体自净功能,胜利大垸在进行生态改造时,整合和修复自然池、生态池2万亩,种植水生植被2984.7亩,其中挺水植物2066.14亩,沉水植物918.53亩,进一步改善胜利大垸水生态环境。
为解决洪湖西岸保护区内居民污水直接入湖造成的水污染问题,监利市利用山水项目资金3000万元对洪湖西岸居民1500余户的生活污水进行全收集全处理。目前棋盘乡胜利渔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采用负压排水技术,对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195户居民生活污水全部达标排放。
得益于山水工程的推进,监利市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增强洪湖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