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0月1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3版:时政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唱响创文“大合唱” 奏响文明“最强音”

  □ 特约评论员 达和

  “一人之文明,一家之和也;众人之文明,一城之盛也。”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名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荆州儿女多年来的夙愿。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刺之年,面对即将到来的创文“毕业考”,全市上下要共同唱响创文“大合唱”、奏响文明“最强音”。

  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城市文明的最好肯定和认可,也是极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能够吸引来人才、项目和资本,为城市发展带来“硬核支撑”。然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一项荣誉,而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用民生推动文明、用文明反哺民生”的生动实践。

  城市之兴,居者皆有其责;城市之美,居者应尽其力。你我既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也是文明城市的创造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更需要每位市民以城市主人的身份倾情投入,唯有上下齐心协力,方能踢好“临门一脚”。

  要永葆“为民初心”。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沉甸甸的创建“菜单”变成温暖人心的民生“大餐”。要带着满腔真诚、怀着炙热感情,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和“心头大事”一条条梳理、一件件研究、一项项改进,在为民排忧解难中着力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使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公共秩序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升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真正使“创文过程”转变成“民心工程”。

  要永葆“壮志雄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检验作风的考场和担当作为的赛场,既要从当前全市创文的实绩实效中提升底气,又要从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的差距中自加压力,把谋划长远与干在当下相结合,按照职责使命和岗位要求,聚焦创文难点痛点,高效整合资源,统筹调配各方面力量,实现文明实践与民心民生精准对接,扎实开展好一系列攻坚行动和提升行动,用一个个指标的完成、一项项工作的成效,惠及群众生活点滴,浇灌城市文明之花。

  要永葆“必胜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特别是在创文大考“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全市上下要不断坚定“创则必成、建则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市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光荣使命和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做好“最足的准备”,拿出“最佳的状态”,树立“最高的标准”,坚持“最严的要求”,满怀信心抓创建,争分夺秒补短板,就一定能让文明之花永远在荆州大地绚烂绽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