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赵勇 杨俊 和璐瑶
品牌建设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何打造公安特色水产品牌、提升水产品价值? 近年来,公安县积极引导水产企业和重点养殖大户创建精品水产品名牌,先后打造出“陆逊湖”“淤泥湖”“崇湖”等24个知名水产品品牌。
对于从事四大家鱼养殖的乡亲们来说,农历节气白露是一个坎,因为气候变化和水体生物大量繁殖,每到这个时节,鱼塘里都会出现死鱼现象。夹竹园镇白湖渔场养殖户、有着20多年养鱼经验的杨师傅就曾遭遇过10多次,“现在这种情况相当少,基本上没有了。”杨师傅放心地说。
杨师傅的底气来自于3年前,他的鱼塘用上了安全的调水防虫菌剂,治好了鱼塘多年的“白露瘟”。从使用化学药剂到投放生物菌剂的转变,不仅极大降低了鱼塘的养殖成本,还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杨师傅要感谢的人,便是夹竹园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魏兵,也是公安当地一个60亩甲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用菌养鱼不产生耐药性,水质环境更好。只要鱼的品质足够好,就能逐步把健康鱼、生态鱼慢慢在市面上推广。”魏兵如是分析。
通过科技手段检测和监测水质变化,严格控制鱼药的合理使用,大量应用无公害生物菌剂,公安县在创建国家级水产品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的过程中,陆续打造出20多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品牌。眼下,生态养殖示范区的陆逊湖迎来了大闸蟹的开湖起捕。荆州百湖公司陆逊湖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李必胜介绍,“螃蟹捕捞上来先进行分类,分类以后再进行销售。在销售之前,每只螃蟹都会绑上销售标签,能够起到溯源的作用,让每一位消费者都知道这个螃蟹是出自陆逊湖的大闸蟹。”
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销售有标识、产地有证明。在公安,以水产投入品为重点,严格执行例行监测、监督抽检和自律性检测制度,全县水产品质量综合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同时,公安县还大力实施水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品牌创建、品牌推介和品牌维护工作,以品牌建设倒逼质量提升。通过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公安县打造了24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其中“淤泥湖“团头鲂”“闸口小龙虾”更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公安县水产品品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品牌对质量安全和水产强县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公安县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单位增加到22家,无公害水产品品种近20种。2022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15万吨,渔业产值达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