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 骁
社会保障是一架桥梁,一端连着党和政府,一端连着人民群众。
“又激动,又幸福,感谢党和政府挂念着我们这些退休老同志!”
今年7月,家住荆州城内的60多岁退休职工高辉荣领到了再次上调后的基本养老金,笑得合不拢嘴……
这样的故事,在拥有640万人口的荆州,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总要求,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全力推动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稳中有进。
一项项政策满怀期待,一条条措施饱含情怀。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保待遇……诸多惠企利民的务实举措,让曾经遥不可及的老有所养梦,逐渐成为现实。
广度
织密“社保网”增强获得感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之本。“如今政策确实好,我们快递员也能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时感觉踏实多了!”参加工伤保险后,荆州圆通快递快递员黄晓明感慨,这样的好事在以前,他想也不敢想。
保障快递员、外卖员的工作安全颇为重要。截至今年6月,全市1619名“快递小哥”参加了工伤保险,让这些“天天在路上”的群体,又多了一份保障。
这是我市社保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的一次生动写照。
近年来,通过实施全民参保等计划,全市社保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基本参保对象从国有企业向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参保人员从单位职工向灵活就业人员、从城镇居民向城乡居民的全方位覆盖,覆盖城乡的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多险种社保体系得以逐步完善。
不断增长的参保人数,是全市社保事业飞速发展的最直观体现。截至今年5月,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23.29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75.55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28.6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9.05万人,全市工伤保险参保36.81万人,社会保险正在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
共享发展成果,一个都不能少。将困难群体纳入到社会保障的“大盘”里来,是和他们共享成果的先决条件。
“政府的政策不错,上岸了不仅帮我解决生计,每个月还能领到补贴。”去年12月,洪湖市上岸渔民刘桂才第一次领到了养老金,这让他喜笑颜开。
至今年5月,全市困难群体社保帮扶工作和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各县市区积极与当地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对接,核实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其他已脱贫人口、重度残疾等缴费困难群体数据,做好困难群体社保帮扶准备工作。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社保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社保待遇水平亦稳步提高。截至今年5月,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发放基本养老金64.9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发放基本养老金21.6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放基本养老金8.48亿元。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准度
用活好政策企业减负担
“人社部门积极落实社保费缓缴政策,全年为我们公司缓缴社保费约100余万元,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减负,让我们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湖北荆州久阳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人事专员程莉娜感激地说,公司正处在事业发展的上升期,手上的每一分钱都至关重要,以前还认为社保对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现在“轻装上阵”,企业的发展信心更足了。
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减震器”。人民利益至上,万家疾苦为重。去年来,我市积极落实阶段性社会保险缓缴、降费相关政策,优化申报模式,简化申报环节,阶段性降低费率“免申即享”,缓缴社会保险费“即申即享”。针对2022年出现1个月以上亏损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可申请缓缴三顶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