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0月21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新材料类废水处理技术在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

“定制服务”护航企业绿色发展

  本报讯(记者黄思明 通讯员朱敦银)记者从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获悉,日前,该产业园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团队研发出一种新材料类废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指数,提升此类废水处理效率并极大降低处理成本。

  此项技术主要针对该产业园内新材料领域企业量身定制。近年来,随着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一批批新材料领域企业相继落户。如何实现对新材料类废水的精准治污,提升处理效率,让企业“进得来”“安下心”,是该产业园面临的新课题。

  产业园技术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材料领域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材料种类多,因此废水成分复杂,处理要求较高,同时,此类工业废水处理问题,又反过来成为制约新材料领域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攻克这一难题,今年初,该产业园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组织技术研发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技术改良,通过大量的技术调研、工艺论证、反复试验,终于研发成功,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新材料类废水处理工艺。试验数据显示,通过此项技术处理,新材料类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处理率均能提升至99%。

  据了解,该技术通过中试试验后,目前已正式投产且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新材料类废水日处理量可达50吨左右,已计划进行扩产,将为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