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0月27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16版:特别报道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监利楷模”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监宣文〔2020〕14号),经组委会组织评选,2023年第三 季度“监利楷模”上榜人物揭晓:

2023年第三季度“监利楷模”上榜人物

  见义勇为榜

  勇救落水老人的“长江卫士”——罗荆林

  罗荆林,男,59岁,中共党员,监利长江河道管理局祥禹公司工作人员、监利水上救援志愿者协会会员。8月11日上午,在长江监利段二矶头江边游泳的他,发现有溺水者在江中沉浮,并向江中心漂流,感到情况不妙,他立即把随身携带的浮漂抛向溺水者,奋力向江中心游过去,待他气喘吁吁将溺水者拽游到浅水区时,发现对方年事已高,呛水后意识模糊,他立即呼叫周围钓鱼人报警,并及时将溺水者托送到岸边安全地带,后经水上派出所、城南派出所和120急救检查后,溺水老人脱离生命危险,据悉,老人姓周,今年73岁,在长江滩坡洗东西时不慎滑入江中,罗荆林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受到现场群众的一致称赞。据估计,罗荆林在水上救援、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中累计参与

  300余次,劝导戏水群众约1500人次。

  志愿服务榜

  拾金不昧的“公交大叔”——乔红卫

  乔红卫,男,57岁,监利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公交公司驾驶员。今年7月30日,来监利学习的新疆维吾尔族女孩古丽阿依木·艾力不慎将手机遗落在乔红卫驾驶的公交车上,乔师傅发现手机后,担心乘客“人生地不熟”,当即向单位报备,并经多方打听将手机物归失主,新疆女孩感动之余,手写感谢信向交通部门致谢;8月29日,工业园区一名女职工将行李遗落在车上,细心善良的乔师傅也是第一时间联系失主,并牺牲休息时间,驾车送至女职工单位,事后女职工致电公交公司,要求对乔师傅予以表扬。作为公交司机,从业多年来,乔红卫多次拾金不昧、物归原主,做到了“无投诉、零违章、零责任事故”。善举虽小,但通过城市公交这扇窗口,为监利小城大爱精神增了色添了彩。

  创业创新榜

  身残志坚的“直播达人”——张军

  张军,男,33岁,新沟镇梅湖村七组村民。年幼时不慎摔倒造成腿部残疾,为了不连累家人,他克服重重困难想办法外出打零工,脏活累活他都干过。2019年,他和龚场镇同样残疾的女孩组成家庭,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在云南开了一家小旅馆,生活并不富裕,但日子还算惬意。随着孩子出生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不得放弃用心经营的旅馆,回家谋生。当看到电商直播在家乡兴起,他不假思索地报名参加培训,尽管是残疾人,但夫妻俩学得比谁都认真,每天都比别人早到晚走,虚心向老师请教直播技术,他说“我们虽然身体残疾,但大脑不残,我们相信付出努力就能创造幸福生活”。张军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带动了身边的乡邻和朋友,更感染了一大批的网

  友,在网络间传递了正能量。

  先锋榜

  爱岗敬业的“白衣天使”——邹佳丽

  邹佳丽,女,33岁,监利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长。工作十余年,她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热情周到的服务乡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遇到不讲理的患者,她总是保持微笑,耐心解释,以娴熟的技术和无微不至的护理,缓解了医患关系,获得患者与同事的广泛好评;

  今年6月,甲型流感病毒肆虐,输液室病人暴增,关键时期,邹佳丽意外趾骨骨折,行动不便,院领导劝她休养,她却毅然选择固定骨折部位后继续工作。她对工作的热爱润物无声的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在她的带动下,门诊输液室医护人员个个都是恪尽职守,勤勉工作。

  最美退役军人

  不忘本色的“专武干部”——李正喜

  李正喜,男,39岁,中共党员,朱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2002年,他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服役期间多次参加重大军事任务,2015年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2017年参加建军90周年朱日和沙场阅兵。2019年退役转业回地方工作,任朱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同时兼任武装部副部长,城建办公室主任,纪委监委委员。任职期间其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完成了1640名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和优抚对象申领优待证工作,率先完成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工作,帮扶困难退役军人95人,走访慰问120人,顺利完成了民兵整组、集训和档案资料整理,超额完成征兵工作任务,在民兵军事训练中荣获全市优胜单位。

  创业兴业的“退伍老兵”——吴涵

  吴涵,男,34岁,中共党员,毛市镇崔吴村党支部副书记。2014年从部队退役的他,怀揣着创业梦回到家乡从事虾稻种养,通过几年的积累,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小龙虾养殖技术服务,并代销农产品。为了提升虾稻附加值,2018年,他创建了荆州放曹坡水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虾稻种养为基础,形成了农产品收购、加工、烘干、冷藏、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基地。随着规模化生产的效应日渐显著,虾稻产业基地年产值已超5000万元,不仅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本地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虾稻养殖户500余户,每年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为本村农业产业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本地脱贫致富贡献了力量。

  教书育人楷模榜

  成绩卓著的“历史名师”——周光

  周光,男,44岁,中共党员,监利一中年级副主任。他是荆州市高中历史命题小组的核心成员,曾多次为高三荆州市质检考试、基础年级期末考试命题,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2018年他在全国同课异构教学大赛中取得特等奖,同年被评为监利市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年时间里,在全市开展高中历史教研工作20余次,在荆州市高中历史教学教研中进行主题研讨和公开课展示5次,课题成果获荆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各项省、市级刊物中发表期刊论文近10篇,在荆州市历史学界有一定影响力;2022届高考,他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在本校历史类前十名中独占七名,其中,杨青尧同学录取清华大学,有5名同学被985高校录取,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年年被

  评为“优秀班集体”和“先进班集体”。

  温润如玉的“卓越校长”——郭亚菊

  郭亚菊,女,52岁,中共党员,玉沙小学校长。从老师到校长,她在教育领域深耕33年,深受学生喜爱。在她的精心筹划下,2021年,玉沙小学教师版“琢玉论坛”全新上线,她引领教师们在倾听与分享中“正德、正知、正行”,争做“三正”教师,同时与校委会成员多方斟酌、试验,开设了读书节、运动节、艺术节、创客节和手工、书画、乐器、篮球、编程等十多项校本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有感受、有成长,极大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择一事,忠一生”,在今年监利市“好老师就在我们身边”寻访活动中,她的名字在多篇访谈故事中出现,深受学生爱戴,并多次荣获“荆州市学科带头人”“荆州市优秀课改校长”“监利市郭亚菊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监利名师”等荣誉称号。今年教师节前,她荣获“荆州市卓越校长”殊荣。

  教书育人楷模榜

  码头小学的“守校人”——何宏祥

  何宏祥,男,50岁,中共党员,棋盘乡码头小学校长。他坚守基层三十多年,打磨练就一双慧眼,无论什么学科,他都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教学设计上的漏洞和弊端,他喜欢逛教室,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听老师的教学思路,看学生的反应状态,在他的指导下老师们都能迅速进入教学状态;为了守护校园,他将家安顿在学校旁,出门转角就可进校,每天清晨他会围着校园散步,看着学生们三三两两入校,他能清楚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眼睛扫过之处便知道学生们是否全员到齐。三十余年,已记不清有多少学生在他家蹭过饭、辅导过功课,他总是骄傲的说:“我的孩子遍布四海。”他尽己所能守护码头小学,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奉献了全部力量。今年9月,他光荣当选荆州市“乡村教师楷模”。

  热心助人的“青年名师”——王翠红

  王翠红,女,40岁,中共党员,监利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她努力打造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中学数学优秀教师团队,多次送教下乡,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她在荔枝APP里开办阅读专栏,解决了同事们学习和阅读难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老师们课堂教学的成果;她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实际讨论与参与中得到成长。对于留守儿童,她积极和学生父母电话沟通,借助微信平台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同远在外地的家长们分享,倡议在外的父母给孩子写信,用书信交流彼此的生活,增强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同时教导孩子们在周末主动给父母打电话,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她的热心和体贴受到全体师生的称赞。今年3月,她当选“荆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9月荣获荆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爱心育人的“清廉教师”——陈建华

  陈建华,男,50岁,监利职教中心教师。从教32载,他倡导“一人一方”的个性化定制方案教学,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新班时总能在最短时间熟练喊出所有学生的名字,说出学生家住哪里,家庭情况怎样,迅速成为学生的知己、家长的朋友;有家长送礼,他总是婉言拒绝,遇上实在推脱不了的,就想法补偿。曾有家长送了他一桶鳝鱼感谢其对孩子的关心,他便按照市价折算,买了等值的图书送给这个孩子,事后,家长逢人便讲:我的孩子遇上了一个“不过气”的班主任,这个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他经常说:“身正为师,要爱惜自己的羽毛,用正心守护自己,干干净净做事,勤勤恳恳育人”。2012年他被市教育局授予“十佳教育公仆”称号,今年9月荣获荆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言传身教的“教师楷模”——咏梅

  戴咏梅,女,53岁,大垸小学教师。执教34年,她恪守初心、严于律己。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坚持以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带头参与班级劳动,带头遵守校纪班规,在她的示范引领下,学生们文明有礼、互帮互助。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她多方搜集材料、了解课改动向,带领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一个积极向上的“比学赶帮超”班级模式震撼了整个年级,公开课上,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氛围有声有色,生机勃勃,慕名前来学习的老师对她的班级和学生赞不绝口,言传身教、胜似千言,在她身上是最好的印证。2008年她被荆州市教育局评为“小学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今年9月,光荣当选荆州市“乡村教师楷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