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彭妤
浩荡宏图起,大江展新颜。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在南昌主持召开了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是八年间总书记第四次召开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主题座谈会。八年谋一事,一事为长江,久久为功的国家战略为荆州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守“红线”、筑“绿线”、织“金线”,成就“荆州风景线”。
守住“生态红线”。荆州九县区濒岸、市全域临江,守住荆州的生态红线,就是守住长江的生态红线。要一副担子挑到底,准确把握荆州在长江大保护中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在江水边兴城,在蓄势中蝶变;要一条底线守到底,落实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坚持好“十年禁渔”;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级督一级,一河施一策,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既要“大江净”,也要“小河清”。
筑牢“发展绿线”。明晰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提高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科量、含绿量。要打造工业之“新”,深化“存量变革”,加速“增量崛起”,谋求“变量突破”,加速构建“461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要提升县域之“强”,聚焦“县城、园区、产业、交通”四个关键实施强县工程,增强县域崛起内生动力;要汇聚创新之“势”,发挥荆州科教、人才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注重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要展现文旅之“美”,端好“旅游饭碗”,以文促旅,以旅弘文,让“美”成为流金淌银的生产力,把青山绿水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织密“产业金线”。不断夯实产业底盘和项目支撑,解锁荆州高质量“发展密码”。要放大产业优势度,厚植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现代化工、特色文旅“五大主导优势产业”,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要做大产业集群性,深入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壮大产业竞争力,狠抓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推进“一企成一链、一链成一片”,叫响产业链本土化的“荆州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纵看上下游,横看左右岸,联看干支流,通看水陆间——看,荆州正着力打造流域综合治理“新样板”、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构筑内陆开放“新沿海”、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激活黄金水道“新引擎”;看,“大江新貌”中,正涌动着澎湃的“荆州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