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大中
编者按:有明一代,荆州科举人才辈出,声名鹊起。以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代表的政治家,以“石首三阁老”为代表的辅国重臣,以“公安三袁”为代表的文学家,无不是从科举起步、学而优则仕的荆州籍杰出代表。“文化荆州”将选推石首文史学者余大中先生的新作《明代荆州籍进士略考》,循序刊出,以飨读者。
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甲第九名进士。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著名政治家、锐意改革家,担任万历内阁首辅期间,辅佐明神宗朱翊钧开创“万历新政”,获得“宰相之杰”赞誉,其官位赠衔全称“大明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朱翊钧为之辍朝一天,谥文忠,荫一子为尚宝司丞,赏丧银500两。
然而两年之后的万历十二年(1584年)八月,朱翊钧在都察院参劾张居正的奏疏中批示:“张居正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管制言官,蒙蔽我聪明。专权乱政,欺骗主上忘恩负义,谋划国家不忠。本会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且免去全部法追论。”此前的四月,万历皇帝已经诏令查抄张居正家产。
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方恢复张居正名誉,其著作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杨溥
杨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济,号南杨,澹庵,谥文定。湖广石首人。建文二年(1400年)二甲第十八名进士。
杨溥一生经历明初六朝,历仕五朝,入阁二十二年,辅佐三位皇帝,官至首辅、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是明代著名贤相,明代石首“三阁老”之一。洪武年间:饱读诗书,茁壮成长;建文年间:初入官场,才华横溢;永乐年间:跌宕起伏,冤狱十载;洪熙年间:“三杨”格局,初步形成;宣德年间:“三杨当国”,并驾齐驱;正统年间:担任首辅,名垂千古。正统十一年(1446年8月6日)杨溥病逝,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定,御祭御葬石首高陵岗。
杨溥多才多艺,号称“阁老大儒”“朝廷大手笔”,善诗词、文章、书法、绘画。明代第一个文学流派“台阁体”,代表作家就是“三杨”,杨士奇有《东里文集》,杨荣有《杨文敏集》,杨溥有《文定集》。
袁宗皋
袁宗皋(1452-1522年),字仲德,湖广石首人。弘治三年(1490年)三甲第五十六名进士。明代石首“三阁老”之一。
袁宗皋中进士后,被选充兴王府长史,因其能力和品格,深得朱佑杬、朱厚熜父子信任。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31岁的明武宗朱厚照突然驾崩。因为朱厚照没有儿子,由孝皇张太后主传懿旨,内阁首辅杨廷和等大臣根据宗法“皇明祖训”寻找继位人,将遗诏发往安陆兴王府朱厚熜的同时,也给德安寿定王朱佑搘、卫辉汝安王朱佑梈发了遗诏,命三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袁宗皋陪同朱厚熜,抢在寿定王、汝安王之前,成功进京继承大位。
嘉靖元年(1522年)袁宗皋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后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然而入阁未及四个月,袁宗皋却不幸病逝,谥号荣襄。次年,其灵柩运抵故乡,葬于白莲湖西南岸。
张璧
张璧(1474-1545年),字崇象,谥文简。湖广石首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二甲第六名进士,明代石首“三阁老”之一。
张璧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元年(1522年)朱厚熜设经筵讲学,张璧担任主讲官。嘉靖四年(1525年)张璧奉命编成《南畿文衡》,为皇上提供取舍权衡方法和文章取士标准。嘉靖十九年(1540年)张璧任南京礼部尚书,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调任北京礼部尚书,主持太庙修缮。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张璧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朝廷军机事务。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张璧病逝,赐少保,谥文简公。其灵柩运抵石首,葬于笔架山北麓。
张璧著作有《阳峰家藏集》三十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分为三部分:一是经筵讲章及议典礼文;二是应制诸诗及诰敕、赋颂、表疏;三是古今体诗及杂文,由《四库全书总目》收录传世。
张懋修
张懋修(1558年5月13日-1639年9月12日),字惟时,号斗枢,湖广江陵人,张居正第三子。张懋修为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进士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是荆州科举史上唯一的“状元”。
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万历皇帝诏令查抄张居正家产,张懋修投井、绝食不死,被削籍为民。他与二哥张嗣修一起,搜集整理父亲散佚文章,出版《张太岳文集》四十六卷。著述内容分类编次为四部分,即:诗六卷、文十四卷、书牍十五卷、奏疏十一卷,共四十六卷。后有《行实》一卷,总计四十七卷,是为明刻本,亦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刊本。张懋修本人著有《墨卿谈乘》十四卷,以及《太史诗略》《寄园诗略》《赫掳编》《伏网稿》等。
张懋修娶妻高氏,有子张重登、张重元及二女。张懋修的岳父高尚志,湖广石首人,亦为进士,曾任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懋修卒于家中,崇祯十三年(1640年),皇帝才下诏恢复张懋修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