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唐蜜
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乡村文明新风。近年来,乌林镇李家桥村村庄面貌全面提升,美丽宜居、文明成风的乡村随处可见。
走进乌林镇李家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青瓦坊民俗馆。记者在民俗馆负责人翟宗林的带领下,亲身体验了一次民俗文化“大餐”。该馆以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传统建筑为核心,依次展现出市井生活、农事农作、洪湖婚俗、传统建筑构建风专题共200余件。
记者问及翟宗林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时,他说:“勤劳、创造、团结、协作”这八个字足以形容。
近年来,李桥村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补钙、铸魂。
李家桥村借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大力开展文化墙建设,村主干道旁的院墙进行改造,安装喷绘或进行墙面绘画50余幅,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传统文化、村规民约等内容,营造村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通过广泛宣传,农户自评,小组互评,村审核,评出十星级文明农户60户,并为十星文明户授予标志性铭牌,由此搭建群众参与村集体活动的平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村民素质。由村“两委”推动建立“四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并帮助其有效运行,遏制农村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陋习,提倡勤劳节俭美德,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持续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成立了由老党员组成的“红色三带”党员志愿服务队,由妇女组成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学生青年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扶贫济困、关爱留守、邻里守望等主题,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活动。
一个村好比一个家,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乡邻和睦,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治理的前提,更是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李家桥村正以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思路的转变,乡风的转变,乡村的蝶变,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