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1月17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8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产业链发力提升大豆产业质效

——首届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一线观察

  黑河43、黑农531、黑农527……走进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展厅,大豆品种令人目不暇接。

  “这是我们培育的高产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荚绿粒大,口感软糯,营养丰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植保室主任刘秀林拿起“黑农527”样品说,该品种大豆每公顷鲜荚产量可超过1.4万公斤,在产量和品质上比其他品种都有明显提升。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审定大豆新品种180多个,其中合农85、绥农42、黑河43等品种已成为全省主导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为提升大豆单产提供了稳定支撑。

  涌动的人流、踊跃的展商、热络的接洽……本届博览会吸引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260多家大豆特色优势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大豆全产业链8大门类1400多种特色产品。展商们热情推介着当家产品,寻找商机、谋求共赢。

  黑龙江是我国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40%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近年来,黑龙江在大豆育种、科学种植、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持续发力,籽粒滚圆的大豆,成为黑土地上的“金豆豆”。

  为进一步提升大豆单产,2023年黑龙江在全省1900万亩土地推广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种植技术决定产量。”在展会现场,双鸭山市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说,合作社种植的1.5万余亩大豆,采用大垄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亩产可达400斤以上。

  先进的种植模式离不开农机装备支撑。在德邦大为(佳木斯)农机有限公司展位,几位客商正在了解精量播种机的性能指标。“这款播种机操作简单,可一次完成侧深施肥、单粒播种、挤压覆土等工序。”公司总经理杨林说,这款农机的播种单粒率可达99%以上,还能实现播种粒数、作业面积等指标的实时监测。

  通过开发多种大豆深加工产品,黑龙江不断延伸产业链。在一家食品公司展区,五香、烧烤、麻辣等6种口味的素肉产品吸引不少观众试吃。“我们的素肉选用本地优质大豆生产,并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豆腥味,产品蛋白质含量高,受到消费者欢迎。”公司销售部长李杰说,做足大豆文章,他们还开发出了素肉辣椒酱等产品。

  黑龙江还通过产区布局加工企业,加速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这都是我们用今年新季大豆加工的食用油,大豆品质好,榨出的食用油也味道香浓。”黑龙江立呈大豆蛋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展说,公司所在的集贤县大豆种植面积35万余亩,以本地大豆为原材料,公司开发了13款产品,将大豆“吃干榨净”,推动当地大豆产业提质升级。(新华社哈尔滨11月16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