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荣凌宇)今年来,县水利和湖泊局坚持“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主线,聚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抓关键环节管理,抓重点工作推进,抓水利工程建设,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聚焦农村饮水安全,共饮“放心水”。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补齐乡村振兴短板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参与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工作。全力向上争取补助资金900万元,实施江陵县城乡供水(郝穴-秦市)配套管网及加压泵站建设工程,提高了供水稳定性和流量,满足了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开展全县农村供水水质监测工作,不定期进行农村用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检测工作,并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并对5家水厂(加压站)开展清水池、蓄水池清洗消毒工作,全县水质平稳,未发生水质安全事件。对饮用地下水的脱贫人口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完成全县脱贫人口饮用地下水水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至乡镇、管理区,确保群众喝上安全、优质的“放心水”。
聚焦河湖“四乱”整治,扮靓河湖新颜。压实河湖管护责任,2023年县级河湖长共开展巡河211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93个;部门开展巡河240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14个,巡河率达100%。落实“月暗访、季考核”工作机制,下发河湖长制暗访通报9期,发现并督办整改完成“四乱”问题185个。开展河湖“清四乱”,今年元至9月共清除水域范围内拦河渔网5607处、阻水垱坝17处、桥涵阻水物及水面垃圾1335处,清除渠堤违章种植农作物57.2公里,清除208条渠道水葫芦、水花生,长度148.17公里,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完成星铖纸业闲置厂房拆除整改工作,拆除全部建筑物20栋,面积达16200平方米,并于5月初完成场地全面复绿。
聚焦水利工程建设,构建美丽乡村。以山水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最美示范河湖。其中,熊家河生态修复工程为四湖流域西干渠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工程子项目之一,目前已顺利完工,累计完成疏挖清障16.41公里,河堤加高0.9公里,岸坡加固两岸合计13.95公里,新建步道两岸合计10.2公里,新建连接箱涵1处,配套建筑物42座。前来休闲的附近村民说,“以前的熊家河是条臭水沟,给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治理后的熊家河重现生机,大人小孩都愿意过来散步、休闲娱乐。”
县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将继续围绕自来水水质、河湖水质满意度等方面,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补齐涉水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增进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