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洁 赵保佳 通讯员 蔡宁
近期,国内犬伤人事件倍受社会关注。在遇到犬咬伤的恶性事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生命安全? 近日,荆州如安预防接种门诊部接种医师丁建明通过5个常见问题给大家解答疑惑。
1.狂犬病是一种什么病?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既可感染家畜,又可感染野生动物,然后通过咬伤或抓伤(通常是经由唾液)传播至人。
2.被咬伤有多危险?
目前,全世界狂犬病病死率几近100%。狂犬病,是我们人类最凶险、最痛苦的疾病之一,发病之后主要症状是侵入了人类的中枢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了咽部肌肉和呼吸肌肉的持续性的痉挛,最终导致多个器官衰竭死亡。
3.任何动物咬伤都要注射狂犬疫苗吗?
根据传播狂犬病风险的高低,可将动物分为三类:高风险动物、低风险动物、无风险动物。
理论上说,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传播狂犬病的风险,但在传播狂犬病风险的动物当中,也分高风险动物、低风险动物和无风险动物,特别是狗、猫这些动物咬伤抓伤,都要考虑预防狂犬病。
4.再次被咬伤,还需要再打狂犬疫苗吗?
免疫接种过程中再次被咬伤,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如果居民在预防狂犬病之后,在今后的生活过程中,再次遇到动物咬伤抓伤,也要按照有关要求做狂犬病的再暴露预防;如果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和狂犬病疫苗最后一针3个月之内发生的再暴露,不需要重复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超过了3个月,接种狂犬疫苗和伤口处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预防措施。
5.被咬后,如何科学处理伤口?
进行科学的伤口处置和预防接种,可以较大程度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如果被动物咬伤、抓伤,应该在最短时间内,用弱碱性的肥皂水或消毒液对伤口进行清创消毒,最好到专业门诊做规范性的伤口处理和规范性的疫苗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