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陈孝琳)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公安县委政法委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工作,扎实开展以无越级上访、无刑事案件、无诉讼、无黄赌毒、无电信诈骗、无邪教为主要内容的“六无村居”创建活动,推动全县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走进县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数据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辖区重点交通路段和场所的监控画面,还可任意对接镇、村综治中心,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及时了解相关情况,进行远程调度,实现全县社会综合治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县委政法委维稳指导股负责人邹晓虎介绍说:“全县构建‘1+3+N’大联动大协作维稳工作格局,由县平安办牵头领导,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组成一体化工作专班,把公安局‘情指行’平台融入其中,全天候值守,负责全县涉稳信息收集、汇总、研判,形成研、交、办、督、结的党政大闭环。”
“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公安县综治中心现已全面完成1个县级、16个乡级、258个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联合多部门协同配合,着力构建功能突出、高效运转的实战化运转机制,确保综治资源统一指挥、执法力量统一调配、矛盾问题统一处置,全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平安公安建设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公安县除了打造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阵地,还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通过健全完善群防群治、法律服务、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不断丰富自治形式,搭建议事平台,推动群众自发自觉参与“六无村居”创建,让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县委政法委应急调度中心负责人章尉琳介绍,“我们通过组织推荐、群众选举、本人自愿等形式,配齐配强群众自治队伍。目前,群防群治队伍已吸纳492名网格员、1100名治安联防巡逻队员、2392名楼栋长等各类成员,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实现了各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平安建设志愿者达1万余名。”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既要治也要防。公安县自“六无村居”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持续加大对电信诈骗、征地拆迁等苗头性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加强对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矛盾的排查化解。同时积极组织民(辅)警、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不断深化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夯实综合治理基础。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矛盾纠纷总量和信访总量分别同比下降13.9%和7.58%,电诈案件发案数和损失数分别同比下降40%和22.5%,涉黄赌毒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4.4%,“六无村居”创建工作成效已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