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潇 通讯员 王晨阳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两千多年前,孔子一语道出了“无讼”的理想治理状态。如今,“无讼”理念,正在监利新沟被赋予丰富内涵和广泛实践。
去年以来,监利市人民法院新沟法庭以探索创建“无讼社区”为抓手,搭建服务线、织密解纷网、拓宽普法面,畅通群众表达利益诉求通道,及时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和谐。今年元至9月,新沟法庭受理案件384件,结案344件,调解撤诉204件,调撤率59.30%。
你呼我应 家门口就有解纷站
“平法官,我们两家握手言和了,再没有闹过矛盾。”近日,新沟法庭庭长平威到新沟镇向阳社区走访,居民老姚热情地向他打招呼。
两年前,老姚和邻居老边争吵不休——老边认为老姚建房时压坏了自家房屋,要求赔偿,老姚则不同意,拒绝赔偿。
彼时,新沟法庭与向阳社区探索创建“无讼社区”刚刚起步,平威了解到情况,前去调解。
从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到列举类似案例,引导各执一词的双方理性面对问题;待双方冷静下来,又咨询建筑行业人士,对受损房屋给出专业意见;还借鉴六尺巷典故,引导邻里双方相互包容、和谐共处……3次耐心调解,老边与老姚放下争端,达成调解协议,老姚一次性赔偿老边2万元。
其实,如果走诉讼程序,这类相邻权侵权纠纷,需要交纳诉讼费,还要鉴定定损定责,鉴定费动辄就是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家门口就解决了问题,一分钱都不用交,不光节省了费用,更保住了十几年的邻里情。”至今,老姚仍记得法官设身处地用心化解纠纷的情景。
平威说,“无讼”,并不是没有诉讼,而是前移司法服务,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止于萌芽、解于诉前、控于源头,最终“息事无讼”。
两年来,到向阳社区走访,成了新沟法庭法官们每周固定的行程,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和潜在线索,为群众答疑解惑。
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发现,变末端审判为提前介入。法官们深入开展“下沉式”“一站式”解纷服务、“接地气”“实用性”普法宣传,全天候司法服务“零时差”,让社区居民“急难愁盼”在家门口得到有效解决。自2021年6月“无讼社区”创建以来,向阳社区实现刑事案件零发生、民事案件零诉讼、信访案件零上访。
共建共治 画好司法服务延伸线
新沟法庭创建“无讼社区”的实践,是落脚于社区、扎根于乡间,推动多元解纷机制向基层延伸的有益探索。
(下转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