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1月27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古城绘出好“枫”景 遍地盛开为民“花”

——荆州区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纪实

  □ 记者 张明金 通讯员 刘博 张琦

  坐落在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荆州宾阳楼下,紧邻明朝宰相之杰张居正故居,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东城派出所辖区是荆州市政治、文化、商业、旅游中心。

  近年来,东城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建“人民满意派出所”为目标,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通过“两队一室”改革,着力建立全时空守护平安、多元化化解矛盾、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今年以来,该所辖区刑事、治安、纠纷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8.4%、32.2%、21.5%,传统“盗抢骗”案件同比下降41.8%,八类严重暴力案件零发案、突发性案件零影响、安全事故零发生。该所曾获评“全国人民满意派出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等荣誉100余项,荣记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日前,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两队一室”助推警务模式迸发活力

  平安,是“枫桥经验”贯穿始终的目标。该所紧扣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推行“两队一室”改革,按照“2:3:5”科学配置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警力。通过做强综合指挥室,把科技手段、基础数据、视频监控等资源全量汇聚,利用岗位交叉、一警多能优势,推动形成“两队互为协同、一室支撑两队”的警务运行机制。

  如今,走进综合指挥室,墙上电子大屏跳动的数据及时更新警力布置、警情情况、电子地图。依托民警随身配置的5G可视执法记录仪,实现“警指联动”“警情合一”,警情、警力、现场、处置“看得见”。

  10月7日上午,某菜场摊主报警称蔬菜被盗。案件办理队现场走访排查,锁定一名戴白色鸭舌帽的中年男子。综合指挥室调取视频同步研判,向案件办理队推送信息,不到3小时人赃俱获。通过复盘案件,社区警务队指导菜场管理方加强技防、物防和人防措施。

  “一体推进‘打防管控治建宣’,是‘两队一室’改革的重中之重。”荆州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东城派出所所长刘志勇说,综合指挥室发挥警情流转、指令发起、任务盯办、执法监督、考核统抓的中枢作用,牵引“两队”构建起信息互通、线索互传、工作互动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模式。

  在东城派出所,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做法:每日8点法治晨会,下午4点会商会,晚上6点调度会,清单式交办、销号式管理,对警情、案情、稳情等信息,形成研判、指令、督导、落地、反馈的“闭环回路”,真正实现警力调度到位、任务派遣到位、情报研判到位、队伍管理到位。

  “主防警务”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荆东路4号小区是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无治安防范措施的“三无小区”,车辆乱停、飞线充电、小偷小摸等问题突出,一度困扰着数百户居民。

  该所将社区警力由以往的“下社区”变为“在社区”,社区民警任社区党委副书记,提出“党建引领+警民共治”的思路,得到广泛支持。

  安装门岗、聘请保安,废弃的车棚变成党员志愿者服务站,500余平方米的私建菜地变成居民活动中心……短短数月,4号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随之而来的是治安明显好转,今年来实现刑事、治安“零发案”。

  “三无小区”变成“平安小区”,正是东城派出所扎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党建与平安创建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该所紧扣“主防”要求,强化“主防”理念,将“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找堵防”等工作一体统筹,坚持治理重心下移、治理关口前移,制定包括党建统领、警力配置、预警预防、支援保障和考评体系等工作“主防清单”,明确要素管控、群众工作、涉稳事端、治安隐患等“主防要点”。

  创新推行“八建五查三联动”机制,建立信息网络、研判队伍、调解队伍、联防队伍,建立排查机制、预警机制、联调机制、回访机制,查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警情,实现警民联动共治理、警种联动聚合力、部门联动增实效。

  “最大限度地整合警务管理、基层网格资源,推动社区警务和网格工作一体联动、融合发展,实现小事格内解决,大事全网联动。”东城派出所教导员万骞说。

  按照“人警案比”科学划分10个巡区3个防区,由警长发动门店长、楼栋长、巷道长“三长”力量,组建“东城义警”等11支社区警务团队,汇聚“景区安防”“夜市群防”等10个行业成立安保联盟,不断深化平安联创新格局,全力降警情、压发案。常态化开展防火防盗、反电诈、校园安防等宣传教育,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解纷超市”助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近日,家住东门社区的两邻居因安装摄像头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社区调解未果报警。综合指挥室分流非警务警情,“解纷超市”闻警即动立即介入。

  调解员和公益律师一起为双方释法说理,安装摄像头的住户主动更改位置,安装好后相关画面也给邻居过目。不到2小时,原本针尖对麦芒的双方握手言和,当场签订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

  该所以推进“两队一室”工作格局建设为契机,实体化打造“解纷超市”,聘请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等担任专职调解员,引入综治、司法、律师“三方力量”,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调联解”。将不能当场调解的非警务纠纷统一移送至“解纷超市”,按照“接、研、交、办、督、结、访”原则进行分流处置。

  像社区出现的装修噪音、房屋漏水、夫妻吵架等简单的邻里家庭纠纷,交由社区居委会解决;涉及利益较多的纠纷则通过协调综治、司法、律师来解决;治安类纠纷则转交派出所解决。为防止“矛盾后遗症”,该所建立“1333+N”纠纷回访机制,即一案一档,3天回访、30天走访、3个月评估和N个部门联动,已在全市推广。

  目前,“解纷超市”已拓展联合调解、慈善救助、法律服务、支援行动、民情收集等五大功能,成为该所矛盾纠纷化解的“桥头堡”。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有效分流矛盾纠纷警情252起,调解率达99.6%,实现非警务纠纷转刑、转治为零的目标。

  “全力当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排头兵。”刘志勇说,东城派出所将全心全意做好保民安、护民利、恵民生、聚民力等各项工作,展现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良好精神风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