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1月28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江津笔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古城新貌 说荆州

  □李鲁平

  从《尚书·禹贡》天下分九州开始,“荆州”一词就开始流行,就这一点,今天许多城市的名字就显得无比年轻了。当然,大禹时代的“荆州”并非城市名称,而且当时的“荆州”与今天的荆州地域范围并不相同,它指涉的地域远比今天的“荆州”要大,大到涵盖了从荆山向南到五岭的南方。长江岸边的城市“荆州”则是很晚的一个行政区划概念。

  荆州与水的关系自古就错综复杂。荆州城,也叫江陵城。荆州城距长江仅仅4公里,历史上,荆州城与长江的距离比这个更近。传说最早的荆州城是三国时代关羽修筑的土城,现存荆州城为明末清初建筑。荆州古城修筑在渚宫遗址上。渚宫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水上宫殿,它也是楚国的水上门户,是当时南方最大的吞吐码头。有人说,修筑渚宫是为了控制南方;也有人说是为了楚王观赏长江胜景。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它的存在说明当时纪南城之南的荆州城一带还是洲渚之地,是典型的沼泽地。

  荆州古城西北约12公里是八岭山。八岭山是离荆州古城最近的堪称“山”的地形。它事实上是一处墓地,墓葬年代上起东周时期,下至明清,前后达2000年之久。八岭山以西是丁家咀水库、大白湖水库、太湖水库、金家湖水库等一连串水库,再往西则是漳河、沮河。因此,八岭山也是荆州西部、西北部的一道拦水屏障。沮河与漳河在当阳汇合后,由北向南经过万城,在李家埠转向,与长江并肩东行,它在荆州城南的学堂洲、万寿园附近曾经有多个入江口,1992年裁弯取直后从今天李家埠镇附近的临江寺入江。沮漳河并不长,从荆山源头到入江口,干流全长322公里,但从它进入江汉平原算起,到入江口仅仅90多公里。这条并不算长的河流,楚国看得极其重要,楚昭王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在遥远的过去,漳河进入荆州后穿菱角湖,有一个新的名字,即杨水,它顺八岭山西麓经丁家咀水库向东南穿过太湖农场,在荆州城西秘师桥一带分为两支,一支从荆州城南绕过,经文湖、江津湖、太师渊公园、锅底渊、木沉渊入长江。今天荆州沙市区木沉渊港路附近还有众多残存水域。木沉渊在楚怀王时代就是著名的码头,即“木关”。楚国著名的免税通行证《鄂君启节》记载了这个关口的名字,“上江,庚木关,庚郢”。据说屈原离开郢都,正是从这里进入长江,开始了他的“西浮”之旅。而另一支则从荆州城北绕过,从纪南城、郢城南入长湖。今天人们在荆州古城北可以看见两条河流,一条是护城河,护城河之外便是古扬水的分支,不过,人们不再称呼它扬水,而叫太湖港。荆州城以西,万城、李埠镇以东的平原上,大大小小的细流都来自荆州城西北的漳河和一系列水库,它们被一个神奇的“港”字概括了。太湖港不是港,也不是渠道,是真正的河流,它们最终都会向东入长湖,或向东南入长江。

  纪南城到东北方向的汉江直线距离是50多公里,到东北方向的汉江边重要集镇沙洋也是50多公里。从襄阳到纪南城的物资运输需要从汉江到汉阳再溯长江而上到荆州,这个距离对于楚国雄霸中原的梦想过于漫长。孙叔敖决定修一条运河连通长江与汉江与纪南城,具体路线是,上段运河从汉江边的沙洋经高桥、彭冢湖、借粮湖进入长湖,下段运河从长江边沙市经便河、草市、雷家垱,从关沮入长湖。上下两段都借用了长湖和其他湖泊的水道。如此,把襄阳到纪南城的水路从900公里缩短为不到90公里。为了确保运河的畅通,孙叔敖另外在纪南城西部的沮漳河引水,以补充枯水季节运河的水量。这条补水的渠道就是观桥河,也叫太晖港、太湖港,是古扬水的一支。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沙市与沙洋之间的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河。两千多年后,当代水利人在这里修建了一条新的运河,即江汉运河。2014年9月,引江济汉工程通水通航。引江济汉输水渠道宽60米、航道水深5至6米,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这条中国当代最大人工运河把长江和汉江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环绕江汉平原的航道圈。

  20世纪80年代的荆州曾是中国著名的轻纺城市,“活力28”洗衣粉、沙松牌冰箱、鸳鸯牌床单、荆江牌热水瓶等代表了江汉平原一个时代的风尚。但为水所困的荆州,往往令投资者望而却步。直到2012年,荆州城区只有一条长90公里、内燃机牵引、时速40公里的货运铁路。2010年10月26日,三峡水库首次成功蓄水至175米水位,标志着长江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任务如期完成。175米蓄水成功对荆州人有特别的含义,即,当荆江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三峡大坝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荆州不再受水的困扰和束缚。

  摆脱了洪水的威胁,变化就开始了。2012年7月,汉宜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荆州向东、向西的通道瓶颈打通,荆州与国家“八纵八横”中的一横联系在一起。2020年9月,荆荆高速铁路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开通。线路虽仅77公里,但对荆州意义非凡,因为它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一纵,荆州向北、向南也连上了铁路大动脉。2019年9月,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即蒙华铁路)建成并开通,江陵站是这条中国北煤南运的战略运输通道在荆州设立的煤炭疏运基地。2022年2月,国家长江干流过江通道规划中的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动工。大桥上层为二广高速改线后的过江通道,下层规划为荆州至岳阳城际铁路过江通道。

  一个一个瓶颈被突破,一次一次与现代交通体系并网。十年,仅仅十年,荆州的交通格局为之一新。曾经沉寂的古荆州又焕发了新生。依托煤炭疏运优势,荆州引进了总投资460亿元的华鲁恒升项目,规划建设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现代煤化工标杆企业。未来,一个以煤炭清洁深加工、高端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氢能产品为龙头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将在荆州崛起。

  华鲁恒升项目是标杆,富春染织也是标杆。纺织业是荆州的传统,但缺乏带动纺织印染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标杆。2021年,国内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芜湖富春染织落户荆州,在荆州经开区投资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打造国内最先进的筒子纱染色工厂。富春染织给荆州本地印染、染色等配套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2023年1月,36个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合作项目在广州集中签约,总金额204.2亿元。2023年5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大会在荆州市举行,52个纺织服装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369亿元。一花引来百花开。目前,荆州市共有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企业16家、纺织服装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一个500亿级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轻工业也是荆州的传统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荆州以高端化、智能化推动轻工业转型。荆州制造过闻名全国的沙松冰箱,早在2008年6月美的集团就在荆州落地,这是荆州新时代续写轻工辉煌的基础。2018年以来,美的冰箱荆州工厂实施2000多项技术改造,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52%,交货周期缩短25%,质量缺陷降低64%。今天国内销售的冰箱,每100台有15台来自荆州的工厂。2023年2月,美的集团通过智能化技术,把荆州美的洗衣机工厂改造为智能家电领域全球首个5G全连接工厂,成为国内智能化工厂的典范。围绕美的集团的冰箱、洗衣机等主业,荆州设法把美的集团所需的零配件生产本土化,形成100多家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为了达成目标,他们甚至拆开冰箱,看看有哪些零配件,谁生产的,在哪里生产的,然后他们找到生产厂家,协商能否在荆州生产。

  回想过去,人们关注的是荆江大堤和荆州的水位,是楚文化和荆州古城。2022年荆州GDP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人们从这个消息里看到了一度被冷落的荆州的新形象。人们今天依然关注荆州古城和楚文化,也关注荆江大堤,但关注的视角变了:人们透过水文化和楚文化,更多感受到荆州与新时代的同步共振的强劲音符!

  (李鲁平,湖北枝江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硕士、法学博士。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桩号73》,儿童文学长篇小说《虎跳河边》,长篇非虚构《武汉传》,理论与评论集《湖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亲历》《身与心》《文学艺术的伦理视域》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