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
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揉着朦胧的睡眼走出卧室。刚步入客厅,突然一对绚丽的鹦鹉落在我肩头。它们转动着宝石般的眼睛盯着我,继而发出清脆而明亮的“啾啾”声,仿佛在用欢快的声音跟我这个新朋友打招呼,“早上好呀!”我所有的睡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我想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天,达西——一个失去一条腿的猎人,被迫独自在森林中的小木屋里度过。他的生活失去了活力,陷入了绝望。然而,一切在一只猎鹰的到来后发生了改变。这只猎鹰的羽毛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眼神凌厉而机警。达西一瘸一拐地带着猎鹰行走的时候,对照着他的阳光一点儿也不怕了,从那以后他不再戴眼罩,仿佛失去的腿又回来了。
人生,总是会有那么一个瞬间,它不期而遇的到来,让人温暖。乡村女孩苏明娟,每天独自穿越田野,步行整整一小时,只为了抵达那个破旧如风的教室。1991年,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解海龙,就像捕捉飘落的雨滴,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了这个瞬间。《我要上学》这幅照片,就像一颗石子被投入湖面,瞬间激起了涟漪。它让无数的人为之心动,纷纷向她伸出援手,帮助她渡过难关,重返校园。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援助,更是一份温暖的希望,一份对未来的期待。轻而易举地按快门的动作,如同冬日的阳光,只要有那一束光,就有希望照亮前行的道路。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有这样一幕温情的画面。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宿舍唱歌,歌词中充满了顽皮和童趣,甚至有些是对新来的音乐老师马修的侮辱。突然,他们的歌声被马修老师捕捉到,孩子们的笑容瞬间凝固,他们习惯了面对严厉的惩罚。然而,马修老师没有生气,只是淡然地走到主唱面前,扬起了手,开始打起拍子。他的动作优雅而有力,像是在演奏一首看不见的乐章。他引领着主唱,教导他如何更好地融入歌曲中,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灵魂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孩子们面面相觑,满脸都是惊讶。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那是一种从心底升起的暖意。
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那对鹦鹉明亮的叫声,它让我拾起了一片温暖,摇曳着岁月枝头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