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3年12月06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6版:江津笔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知足满桂香

  □ 张炎琴

  父亲微信发来一张图片,我打开一看,原来是家门口的桂花树盛开了。图片上桂花树枝叶繁茂,金黄色的桂花一丛一丛盛放着,像满天耀眼的繁星,在阳光照射下灿亮夺目。隔着屏幕,我都能闻到香气扑鼻、沁人心田的桂花香。脑海中不禁浮现李清照的诗:“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果真如此,桂花知足、不惹眼,只留下香味氤氲人间。

  桂花自古少不了诗人们的相伴。“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虽然粗茶淡饭,能有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粗布虽不精致但可御寒;“草屋茅庐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有三两间草屋也能心安。知足常乐的人,不需哗众取宠,所得欢喜,皆弥久而醇厚。

  人亦如桂。在我印象中,奶奶也是个知足常乐的人。那时家里穷,奶奶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弟妹们,每天满脸笑容赚工分帮忙家里分担生活。自从嫁给爷爷后,奶奶便挑起了一家的重担。她白天和爷爷下田耕地干活,晚上挑灯忙活针线活或是编织一些手工席子、筐子等卖钱贴补家用。被我们接到城里暂住后,奶奶说:“我的命真好,比村里人都有福气。”可没住几天,她就想念家里的鸡鸭,临走时嘱咐我:“你是城里人了,只管好好工作。”奶奶的一生知足常乐,如桂香弥漫,激励着我笑对风雨人生。

  古人之中,如桂者也甚多。李清照生性知足,也十分欣赏桂花的这种美好品格,其《鹧鸪天·桂花》里写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尽了那种不动声色的美。她也过着桂花般的生活,抛却千金小姐的繁妆浓抹,每日只与金石书画为伴,流连于笔墨生香中,书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

  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如桂一般高洁。晋文公曾承诺报答他,成为王后却食言了。介子推没有埋怨,默默地离开朝都,在深山幽谷里搭间草房安了家。他成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位饮、耕田为食的农夫。一壶酒,一张琴,一本书,吟风听雨为伴。介子推过着一亩田,几盆花,一芦草屋的简朴生活,没有承欢王下的锦衣玉食,但他却将生活过成了世外桃源,乐不思蜀。

  百花绚烂时,桂花不声不响。秋风渐起时,独自绽出美丽,送出幽幽清香,不争不抢,香远益清。人生如桂,懂得知足,守一颗淡泊的心,才能常乐人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