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雅庆 高雪宝
近年来,监利市在推进清廉监利建设工作中,注重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弘扬清风正气,多形式多载体吸引群众参与,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深挖红色资源为清廉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1930年2月5日,红独师第一、二两个纵队,在监利市汪家桥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正式成立。在红六军诞生地,汪桥镇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章清村红色文化教育点,用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感悟后人、警醒后人,以“红”育“廉”,“红”“廉”融合,为清廉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在革命战争时期,柳直荀、段德昌、周逸群等等英雄先烈英勇事迹不胜枚举。在建国初期,汪桥郭子湾郭章清烈士在执勤归队途中,临危不惧、舍己救人,自己生命却定格在24岁。1969年1月6日,为纪念郭章清烈士,监利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其出生地命名为章清村。
墩台夜话话清廉百姓宣讲讲新风
在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过程中,汪桥镇创新载体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清廉创建当中,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群众中有大智慧,清廉厅里有微监督。汪桥镇用小板凳搭起干群沟通大平台,用饭后闲聊的传统习惯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村里的事大家都有发言权,相信村干部在群众的监督下,会变得越来越好。”汪桥镇章清村村民说道。
文艺演出传廉音,清廉文化润人心。“节目很接地气,比较贴近群众的生活,让‘廉洁’一词变得更加鲜活了起来”,在观看清廉小戏《龙凤镯》时群众说道。监利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开展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活动,将廉洁因素融入丰富的文艺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广大群众从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百姓宣讲讲新风,榜样力量抵人心。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身边的故事直抵人心。监利市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百姓宣讲活动,讲好党的理论、清廉故事等,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的故事终将转化为廉洁奉公、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打造清廉机关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强化政治监督,夯实政治责任。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协调配合,加强同级监督。突出“关键少数”,具体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坚持逢会必提纪律、逢会必讲规矩、谈话必说廉政。规范运用谈心谈话、提醒谈话等方式,强化“头雁效应”,加强对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督,督促推动镇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压实村(社区)支部书记、镇直部门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执纪问责。始终坚持挺纪在前,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现苗头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及时处理,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今年以来,镇纪委共立案15件,给予党内警告14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受理信访举报3件,给予诫勉处理1人,为2名受到不实信访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走深走实。
开展青年大讲堂活动,为年轻干部量身定制“清廉套餐”,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展廉政家访活动,详细了解干部的家庭生活状况、家风情况、兴趣爱好,勉励干部家属要当好“8小时外”的“纪委书记”,以扎实的廉洁文化建设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守好守牢拒腐防变防线。
下一步,汪桥镇将依托现有平台,挖掘特色资源,覆盖各类主体,推动清廉建设“更上一层楼”,持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崇廉尚洁的思想意识,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