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洪湖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小切口、突破口,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工作,扩大覆盖面、细化服务措施,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洪湖市棉纺小区建于1992年,共有620户居民。曾经,楼栋门口垂落的各种线路互相缠绕,犹如“蜘蛛网”,给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为解决电线“蜘蛛网”这一老大难问题,除实施弱电迁改项目外,洪湖市采取自治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成立红色物业,通过建章立制、居民公约等措施,确保在后期使用做到“共沟、共管、共箱、共槽”,从源头上解决不规范的问题。
如今,这些改造后的旧小区线路井然有序。看着变美的小区,居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洪湖市高度重视“红色物业”创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建设30个“红色物业”试点,深入开展物业领域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努力推动全市物业管理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洪湖市明确街道、社区属地责任,强化资规、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监管责任。成立物业行业协会,完善协会章程,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将“单打独斗”变“齐抓共管”。在规范行业方面,该市以物业企业、服务项目、承接查验、招投标四项备案制为抓手,坚决遏制私自进场、擅自转让、恶性竞争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让“混乱无序”变“逐步规范”。针对物业服务领域突出问题,洪湖市先后开展涉房问题“百日攻坚”、“聚焦物业,民呼我应”、“家门口”调解等活动,深入小区一线,面对面搜集问题,点对点化解矛盾,有效解决现代版“六尺巷”欣佳园与尚阳郡公共通道之争、奥华阳光城外墙脱落等一批信访积案,从“听之任之”变“主动出击”。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专项整治,洪湖市市长热线、E线民生、阳光平台等平台中的物业管理投诉事项同比下降约35%。
洪湖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扎实开展“红色物业”建设3年行动,以提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业主委员会或自治委员会组建率、物业服务覆盖率为抓手,以创建物业服务管理“达标小区”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品质,力争从明年起,用3年时间实现“三率”覆盖100%,创建“达标小区”300个以上。